书香山九老图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脱略青云器。

抗节羞趋当路门,拂衣起谢人间事。

以兹疏散爱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閒。

玉堂金马俱残梦,流水孤云同去还。

石楼烟树朦胧见,八节回滩泻秋练。

云衣落落古松姿,鹤发皤皤冻梨面。

人生宦达应如此,岂必浮名絓青史。

楚国三生少见机,竹林七子徒为尔。

名遂身閒古所稀,洛阳山水又清晖。

青山何处无佳赏,白首湮沈空布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香山九老图》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以唐朝名臣白居易晚年的情境为灵感。诗中赞颂了白居易晚年放弃仕途,选择在香山过着闲适的生活,与洛下官员一同归隐,远离尘世纷扰。他将过去的荣华富贵视为梦幻,如今流连于山水之间,享受自然的宁静和古松鹤发的淡泊。

"石楼烟树朦胧见,八节回滩泻秋练"描绘了山间景色的朦胧之美,如画卷般展开。诗人接着赞美白居易的超然态度,认为人生达到名利巅峰后能淡泊名利,如同楚国的隐士和竹林七贤一般,实属难得。最后,诗人感慨人生应如白居易般在山水间寻找真趣,即使白发苍苍,也能在美景中度过余生,而不必执着于浮名,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整首诗通过白居易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赋易水送人使燕

燕山北起高峨峨,东流易水无停波。

北风萧萧筑声切,昔人于此送荆轲。

图中匕首非良计,堪叹燕丹无远器。

髑髅空死樊将军,日暮秦兵满燕市。

往事空馀易水寒,白翎飞下地椒乾。

经过此地对流水,知尔踟蹰马上看。

形式: 古风

筝人劝酒

新丰美人青楼姬,绛裙素腕娇双眉。

暂歇秦筝劝郎酒,西凉葡萄金屈卮。

郎君但饮休辞醉,百年悠悠梦中是。

神血朝凝不复知,日暮青山北邙里。

回身更整十三弦,金雁离离绕钿蝉。

十二栏杆月将坠,锦筵红烛浮青烟。

人生欢乐那能久,岂悟星躔倏奔走。

妾容未改君少年,日日尊前劝君酒。

形式: 古风

望秋月

望秋月,在家见月如等閒。

几度天涯望秋月,明月虽同非故山。

举头问明月,古往今来几圆缺。

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白发。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邺中歌舞尽苍苔。

忧欢只问今时月,曾照离宫与露台。

今月应将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谁言金粟西陵下,不见流光到梓宫。

形式: 古风

妾薄命

玉钗堕地无全股,双凤蟠龙两飞去。

虽藏匣底终弃捐,欲卖傍人不直钱。

辘轳宛转黄金井,手挽铜瓶系纤绠。

谁知绠断瓶堕泉,千尺深沈不窥影。

铜瓶堕泉钗堕地,君心何得生离异。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