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

秋来多野菊,节应有黄花。

閒叶玉如慄,满丛金出沙。

池边迷瑞鹄,洞里悟仙牙。

蕊散非红艳,香飘异绮葩。

赠诗宜魏帝,泛酒称陶家。

明日登高处,期君手不赊。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咏菊》由唐代诗人王棨所作,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联“秋来多野菊,节应有黄花”,开篇点明了时节与主题,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诗人捕捉到了这一自然现象,以“多”字强调了菊花的繁盛,以“黄花”点明了菊花的颜色,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颔联“闲叶玉如栗,满丛金出沙”,进一步描写了菊花的形态与色彩。将菊花的叶子比作“玉”,形象地表现了其清雅脱俗之美;而“金出沙”则生动地描绘了菊花在一片金黄中绽放的壮观景象,仿佛从沙中涌出的黄金,既突出了菊花的鲜艳,也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华贵的氛围。

颈联“池边迷瑞鹄,洞里悟仙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池边的菊花吸引着珍稀的瑞鹄停留,洞里的菊花似乎能让人领悟到仙人的智慧,这样的设定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赋予了菊花超凡脱俗的象征意义。

尾联“蕊散非红艳,香飘异绮葩”,转而描写菊花的内在美——香气与花蕊。菊花的香气不同于其他花卉,独特而高雅,花蕊虽非红艳,却别有一番韵味,强调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最后,“赠诗宜魏帝,泛酒称陶家”,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首诗赠予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以及在饮酒时吟诵此诗,以此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外在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21)

王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清

洁澈浮天色,锵洋入乐声。

露零金掌满,冰结玉壶盈。

屏障排云母,帘栊动水精。

南山秋雨霁,北牖晚风生。

裴楷当年意,胡威近日名。

未知尧舜化,寰宇一时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月前菊

秋菊近重阳,原头复道旁。

丛滋寒露绿,花绽晚风黄。

蘖染枝枝艳,星分处处芳。

乍疑金散野,遥误叶经霜。

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

唯应未归客,对此欲沾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上巳日曲江锡宴群臣

池散暮春景,君垂晞露恩。

妙音回舜乐,浓味降尧樽。

诏出倾兰省,筵开对杏园。

轻涟摇彩舰,芳草映华轩。

禊事辉朝曲,欢声彻帝门。

常陪观者列,低首望馀暄。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甸服耆旧望籍千亩

不展三推礼,如今已几年。

郊畿春又至,父老颈空延。

扶杖沟塍侧,倾心日月边。

望恩情倍百,流目地方千。

未睹公卿从,长愁犬马先。

幸同黄耇意,因此愿闻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