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丽。首句“岭衔斜照澹云收”,以岭为视角,斜阳低垂,云雾渐散,展现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景象。接着,“翠霭参差晚更幽”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山间的神秘与深邃,翠绿的云雾在山间缭绕,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心静随缘皆自得,情空何事可关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认为只要心境宁静,随遇而安,便能获得内心的满足,无需为琐事烦恼。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烟鬟碧染苍茫暮,霜叶红飞烂漫秋。”描绘了黄昏时分山间的景色,烟雾如同女子的发髻,被碧绿的色彩染上,显得格外迷人;而霜叶在秋风中飘落,如同绚烂的花朵,展现出秋天的丰富色彩。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此际若逢陶隐士,更邀明月续佳游。”借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美景中遇见高人,共享月下之乐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