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寄题俞丹屿荻雪村庄

溯苍茫、中央宛在,风人曾写高致。

而今再见东湖隐,开个柴门湖觜。花数里。

到香色都消,占断横斜水。寻诗徙倚。

想鱼板无声,野云欲压,沙雁一行起。

葭墙短,波影半沉窗纸。画图佳绝无此。

垂杨著絮梨吹粉,何似薄寒秋尾。清冷意。

便闲笑、人间亭院争红翠。岁云晚矣。

待郭索缘滩,鲈鱼出网,沿月小舠舣。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画面,展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溯苍茫、中央宛在" 开篇即显意境深远,仿佛穿越时空追寻那曾经的风雅之地。"东湖隐"三字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隐藏在湖边的宁静村庄。

"花数里"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湖畔花开如海的景象,随后"香色都消,占断横斜水"则写出湖面的静谧与花香的消散,营造出一种空灵之美。"寻诗徙倚"表达了诗人漫步湖畔,寻找灵感的闲适心境,"鱼板无声,野云欲压,沙雁一行起"则以动态的自然景象衬托出湖村的宁静。

"葭墙短,波影半沉窗纸"描绘了简朴的房屋和倒映在窗户上的波光,富有诗意。"画图佳绝无此"是对眼前景色的赞叹,认为即使是再美的画卷也无法完全展现其神韵。接下来,"垂杨著絮梨吹粉"以春末夏初的景致,进一步渲染了村庄的恬静与美好。

"何似薄寒秋尾"将季节转换为秋季,带出一丝清冷之意,"人间亭院争红翠"则以对比手法,表达出村庄的朴素与世外桃源般的宁静,胜过繁华的世俗生活。最后,"岁云晚矣"寓言时光流逝,"郭索缘滩,鲈鱼出网,沿月小舠舣"则以渔猎活动结束全文,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节奏的顺应。

整体来看,李良年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俞丹屿荻雪村庄的美景,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红尘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143)

李良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桃源.题画扇

寻春无力下阶迟。晚来如有思。何人曾谱踏青时。

张萱真画师。纨百褶,锦千丝。东风著意吹。

采香蝴蝶镇相随。这回犹未知。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貂裘换酒.送西溟北上

怪煞浮萍聚。乍逢君、酒边花底,又教岐路。

跋扈雄才看几辈,可但江东独步。

算容得、狂生何处。

广陌三条车似水,悔不求、闻达当年误。

犹未晚,长杨赋。横波轧轧鸦声去。

倚船窗、小帘斜卷,荷香催渡。

白袷青衫京洛满,相见凭传一语。

有研北、闲身如故。

守厕也拚鸡犬笑,怕金台、好梦浑无据。

原不是,烟霞痼。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珍珠帘.登汲古閤赠黼季

琴川阁畔相思久。试把春船系柳。

良夜检芸签,剪烛红阑右。

腕脱侍儿铅椠满,更谁数、填金蝌蚪。吾友。

早藏书读遍,闲笑欧九。

回首多少青箱,付昆明劫火,咸阳风骤。

欹案隐囊边,恼杀丹黄手。

光燄隔江留一角,想囗囗、当年曾守。还有。

待帐底亲翻,主人曰否。

形式:

花犯.五日朱不为草堂饮

采桑残,缫车簌簌,山家了忙事。

安排重午,把酒读离骚,囗鱼不至。

故人风雨遥相忆。枉琼笺一纸。

为报道、酴醾吹尽,紫薇花绽矣。

携侣叩门恰斜阳,碧阑干记,少日传经地。

牙签乱,遗书万卷犹横几。

草木只今堪敬也,况风采、欧阳今两世。

四坐休辞酩酊,聚花前有几。

形式: 词牌: 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