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无大小,总隔郎行路。
远近生寒云,愁根不知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古意(其二)》。诗中以青山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青山无大小,总隔郎行路",通过描绘无论大小的青山都阻隔了行人的道路,暗示了空间上的距离无法逾越,也象征着情感上的难以接近。"远近生寒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和凄清,仿佛连天空中的云彩都带着离别的寒意。最后的"愁根不知数"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愁绪之深,难以计数,形象地刻画了相思之情的绵长和沉重。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斫削群才到凤池,良工良器两相资。
他年好携朝天去,夺取蟾宫第一枝。
一年一度代株柯,万木丛中苦最多。
为国为民甘寂寞,却教桃李听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