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秋得南鸿喜赋用东坡中秋韵

远鸿飞送,有倾城玉杵、龙绡踪迹。

小字鸳鸯颠倒认,凭仗晶盘凝碧。

密约镌花,深嚬谢柳。打破春愁国。

秋灯分照,短长程已亲历。

为想翠管轻笼,绿窗低唤,软款怜征客。

迢递江南天北意。佳事恰宜今夕。钿合香浓。

鸾台云热,狂欲生双翼。冰蟾遥共,画楼人在吹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中秋赏月为契机,通过南鸿传递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远鸿飞送"开篇,暗示了远方的信息和思念之情。"倾城玉杵、龙绡踪迹"描绘了南鸿带来的远方女子的美丽形象,犹如珍贵的信物。

"小字鸳鸯颠倒认"运用比喻,表达了词人对南鸿上承载的书信的珍视,仿佛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对方的深情。"密约镌花,深嚬谢柳"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细腻与缠绵,春天的离别愁绪在秋夜的灯光下显得更加深沉。

"翠管轻笼,绿窗低唤"描绘了想象中女子的温柔呼唤,为征客带来一丝慰藉。"迢递江南天北意"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中秋之夜的团圆寓意着他们的心愿。"钿合香浓,鸾台云热"则象征着热烈而浓烈的爱情。

最后,词人想象自己仿佛能插上翅膀,与南鸿一同飞向爱人身边,画面浪漫而富有想象力。"冰蟾遥共,画楼人在吹笛"以月光和笛声收尾,增添了静谧而悠远的意境,将中秋夜晚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总的来说,龚鼎孳的这首《念奴娇·中秋得南鸿喜赋》以南鸿为媒介,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爱人的深深眷恋,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63)

龚鼎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 字:孝升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634年

相关古诗词

兰陵王.冬仲奉使出都南辕已至沧州道梗复返用周美成赋

戍烽直。山外寒云卷碧。

香尘道、千里绣弧,凌乱垂杨暮烟色。鸿飞如异国。

何况朱颜作客。

茱萸带、霜打雨吹,瘦损宫腰恰盈尺。京华旅人迹。

正草迓金鞭,花暗瑶席。五侯鲭好无心食。

听白雁风快,紫鸾人远,钿辕瞥过渭桥驿。

似天限南北。心恻万愁积。料野馆斜曛,芳影凄寂。

回头凤阙情何极。伫日丽仙掌,柳回羌笛。

经年红泪,向锦衾畔,宛转滴。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祝英台近.闻暂寓清江浦用辛稼轩春晚韵

绿烟横,兰桨渡。金犊偃淮浦。

细草春寒,过尽断肠雨。望中雀扇云衣。温存无据。

枕边心,关山留住。莫轻觑。

柳外无尽长亭,朝朝背人数。

河上双鱼,听否咒花语。更愁香梦来寻,重添离处。

却也遣、病魂随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风中柳.复闻渡江泊京口用孙夫人闺情韵

天半峰青,遮定玉帷花恼。卷珠屏、依然碧草。

过江心事,骂飞鸿难告。问东风、可曾知道。

两点金焦,看遍浅嚬微笑。送粉丝、春潮渐杳。

黄昏才惯,信罗衣宽蚤。又禁得、杜鹃声老。

形式: 词牌: 谢池春

贺新郎.得京口北发信用史邦卿韵

莺馆安排静。待珠轮、逐程屯劄,柳旗花令。

预遣探香乌鹊去。露洒星桥玉冷。

可曾见、卢家官艇。

金字虎头青鸟印,押红泥、遮抹春愁影。

骑凤月,破烟瞑。瑶箱泪叠朱丝剩。

试芙蓉、两行宫烛。对摊芳信。

微雨细揉弹事笔,温热低心软性。

料锦鲤、今番情定。

雾幔晴衫深打叠,怕秋棠、不耐商飙劲。

因蚤雁,嘱君听。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