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这段诗描绘了一片广阔的山东地区,拥有众多州县,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雕琢、塑形,如同巨木般巍然屹立,抱拥着那青翠的丘陵。诗中的“苞茅重入归关内”则表达了边塞的荒凉与闭塞,一层层的苜蓿草深入到回归之地——关隘之内。而最后两句“王祭还供尽海头”,则是对古代帝王祭祀活动的一种描绘,王者在海边进行祭祀,供奉持续至海的尽头。
诗中融合了历史与自然,展现出一幅恢宏的画卷,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疆域、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沉情感。通过对山东广大地域的描绘,以及对古代祭祀活动的记述,诗人表达了一种国家强盛与边疆安宁的愿景。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历史的沉淀。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
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