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县送三公子回通州读书

书生且逐三军去,公子还归八鲁庄。

灯火夜窗联句坐,惟应说著到渔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三河县送三公子回通州读书》描绘了一幅送别场景。前两句"书生且逐三军去,公子还归八鲁庄",以豪迈的笔触,将读书人与军事行动相联系,暗示了学子们虽为书生,但胸怀壮志,愿意追随军队建功立业。"三军"可能象征着广阔的疆场或国家的军事力量,而"八鲁庄"则可能是公子们的故乡或读书之处。

后两句"灯火夜窗联句坐,惟应说著到渔阳"进一步描绘了朋友们在夜晚围坐窗前,对灯联句的情景,他们的话题围绕着未来的征途,特别是可能的边塞之地"渔阳"。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学术交流,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边关烽火的想象。

整首诗通过送别和联句的细节,展现了士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知识与责任的追求,以及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因公子却寄颐庵先生

君留我去两伤离,一寸心随万马驰。

后夜天涯看明月,知君临水正吟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蓟州

蓟州古渔阳,地势殊丰隆。

三河漾其西,石门限其东。

兵馀岁屡歉,四野无恒农。

老少衣裋褐,园庐缺垣墉。

况兹久旱乾,冬春苦多风。

小雨不破块,犁锄讵能功。

麦秋未含穟,苗田但高蓬。

朅来览原陆,匹马方从戎。

解鞍憩官舍,绿树空亭中。

有鸟鸣树间,其雌和其雄。

物性有至乐,人情怀苦悰。

畴能抚罢民,和辑与鸟同。

张郭久不作,高山仰遗踪。

形式: 古风

石门口

羽檄徵兵下朔方,三军已过古渔阳。

天连沙草春无尽,雪点周庐夜有光。

后顾车箱疑甲第,前驱驰马若群羊。

据鞍莫赋从军曲,留记成功轶汉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松亭关

少弱不更事,矻矻亲简编。

武经既靡习,文义亦罔宣。

忽值李轻车,挟我越幽燕。

辞亲拜辕门,下榻礼殊专。

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

出入行伍间,招邀相后先。

时于壶矢暇,共览穰苴篇。

仪容见新态,魂梦生旧怜。

今晨始出关,回顾眇以绵。

岂不念王忾,私怀动中悁。

军容赖末光,师克愧无镌。

愿陈征战绩,以付台阁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