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中秋前三夕听秋榭望月,同马君孝鞠

认蛮天月子太无聊,今宵又窥侬。

蓦廊回烛转,沉思露笛,咽响霜钟。

褪了夹纱衫子,加上薄棉重。

竹影摇窗罅,旅梦惺忪。

边楚雁行难度,是乱山千叠,阑住西风。

鉴素娥赪玉,塘水浸芙蓉。

并阑干、黯寻棋局,剩三秋、蛮语慰飘蓬。

须寻醉,愁丝罥住,莫挂帘栊。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中秋前三夕夜晚,独自在秋榭中欣赏月色,感受寂寥与怀想。"认蛮天月子太无聊"一句,以月亮的孤独引出词人内心的无聊。"蓦廊回烛转,沉思露笛,咽响霜钟",通过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清的氛围,词人沉浸在沉思中,听着露滴、笛声和霜钟的低鸣。

"褪了夹纱衫子,加上薄棉重",暗示季节转换,天气渐凉,词人更换衣物,反映出他的心境变化。"竹影摇窗罅,旅梦惺忪",竹影摇曳与半醒半睡的梦境交织,流露出词人的羁旅之感和淡淡的乡愁。

"边楚雁行难度,是乱山千叠,阑住西风",借雁南飞难以穿越乱山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遥望。"鉴素娥赪玉,塘水浸芙蓉",以皎洁的月光和盛开的荷花,进一步渲染了中秋的意境。

"并阑干、黯寻棋局,剩三秋、蛮语慰飘蓬",词人倚栏凝视,寻找着消磨时光的方法,只有蛮语(可能指方言或远方的语言)聊以慰藉漂泊的心。最后,词人感叹"须寻醉,愁丝罥住,莫挂帘栊",表达出借酒浇愁的愿望,不愿让外界的烦恼打扰这宁静的夜晚。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中秋前三夕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孤独、思乡和愁苦的情绪。

收录诗词(467)

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

江山瘦了才人骨,扶鞍未妨娇马。

响屟埋鸳,遗邱引虎,空怆吴宫残霸。东风许借。

拓花外鸥天,柳边鸳社。

四百琵琶,酒阑愁向曲中写。

东吴年少俊侣,算迦陵竹垞,同峙三雅。

老却西风,苏台仕女,闲剩纤腰一把。座中听者。

怕此夕箫声,两头吹哑。断梦蛮江,隔帘寻旧话。

形式:

百字令.孝鞠属撰姬人淡芗墓志,酒边凄语,辄用泫然。爰赠以词,当小青秋坟之唱

黄茅瘴里,恁西风吹醒,愁人两个。

回首少年轻侠事,君亦词场无那。

霜急呼鹰,林昏射虎,壮志惊相左。

万山围梦,吟魂都被愁锁。

剧怜沦落天涯,昵伊红袖,便赋风怀可。

月也似花花似玉,梦也与花同卧。

寻到鸳边,招来鸥外,空忆卿卿我。

比红儿曲,墨痕香印重涴。

形式:

兰陵王

画栏直。逗出颦红怨碧。

斜阳外、低闪灵旗,还带西风断魂色。愁心裹瘴国。

初识。花应笑客。

伶俜影、扶下素帏,抱月飘烟不盈尺。弓鞋黯行迹。

悄拂水欹裳,借槛铺席。流萤饱掠花阴食。

只烛颤凉蕊,网分斜幔,秋魂飞过树外驿。

又归断桥北。凄恻。暗尘积。共倦客蛮天,香色都寂。

凄凄冷冷清清极。剩树杪蝉语,乍闻箫笛。

花灵肯首,似感我,泪暗滴。

形式:

买陂塘.张小帆郡守属余颜其室曰渊静居,因出观叔宪张君绘图一帧,奉题

隔帘纱、画栏疏柳,层层都是空绿。

一分屋绕三分水,更带二分修竹。鸥未浴。

记散发人来,帘卷朝初沐。王家画幅。

问三泖渔庄,五湖蟹舍,何似此中屋。

杭州守,记撤宫莲双烛。西湖又占清福。

茶瓯药裹容清课,日日临流濯足。莺去谷。

好买个溪山,添个人如玉。携儿唤仆。

便拄杖林边,题诗石上,看画远山麓。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