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入乐清分司晓起有感

夜鼓催行省,朝歌玩物华。

清流分雁宕,叠嶂合人家。

双塔耸山表,孤军悬水涯。

却怜民健讼,平地浪飞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进入乐清分司后的清晨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民生的感慨。

首联“夜鼓催行省,朝歌玩物华”以“夜鼓”与“朝歌”对比,生动展现了从夜晚到清晨的转变,仿佛是时间的流转在诗中跳跃。这里,“行省”可能指官署或行政区域,“物华”则指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诗人通过“催”和“玩”这两个动词,赋予了时间与自然以生命,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

颔联“清流分雁宕,叠嶂合人家”进一步描绘了乐清的自然风光。雁宕山是浙江名山之一,此处用“清流”与之对应,形成一幅山水相依的画面。“分”字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动态,而“叠嶂”则描绘了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色,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颈联“双塔耸山表,孤军悬水涯”则转而描写城市与自然的交界处。双塔高耸,不仅是城市标志,也象征着文化的传承;而“孤军悬水涯”,可能是指某座独立的建筑或船只停泊于岸边,给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城市与自然、繁华与静寂之间的和谐共存。

尾联“却怜民健讼,平地浪飞花”则转向对民生的感慨。这里的“怜”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在看似平静的“平地”上,却有着如同波浪般起伏的“讼事”,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矛盾。同时,“浪飞花”这一比喻,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隐喻了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乐清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关怀,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收录诗词(15)

钟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四五七 — 一五二八年),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任官吏部。八年,调刑科给事中,巡京仓,劾太监不法罪状。又奉命查山西库银盗失案,得其实情,时称神明。历官吏科右给事中、兵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服父丧告归。武宗正德二年(一五〇七),补工科都给事中。被太监刘瑾忌恨构陷,四年,出为浙江参议。值旱灾,发仓赈饥,民受其惠。瑾诛,升云南左参政。以鲠直不容于权势,遂辞归。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晋大中大夫。卒于家。著有《东冈集》

  • 字:元溥
  • 号:东冈
  • 籍贯:东莞

相关古诗词

秋日述怀次张掌科时行韵

秋江烟冷水光寒,采采芙蓉向晚看。

衰鬓自怜风日改,閒情容放酒杯宽。

近瞻紫极垂玄衮,未傍青山挂皂冠。

谁笑宦年踰五十,汉庭元有老郎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松泉诗卷

不放轻尘上布袍,棱棱清节在东皋。

风生徂石琴声响,玉漱寒潭齿韵高。

老干得云生羽翼,中泠无飓少波涛。

撑空阔下平生志,行看清朝拜宠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参浙出湾次林南川韵

泾水何堪逐渭流,凄凄风雨暗生愁。

上林敢望栖南翼,青锁无因到白头。

老眼乍惊沧海变,赤心空抱杞人忧。

今朝且醉薇花酒,酩酊前湾上浙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滇南奉别

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

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

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