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庵静坐吟

独向空山静坐时,白云提构若为谁。

夜深只遣山童数,月到梧桐第几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云庵中静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静谧与孤独之美。

首句“独向空山静坐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位置与状态——独自一人面对空旷的山林,静坐冥想。这种孤独而宁静的状态,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白云提构若为谁”,将视线转向天空中的白云,似乎在询问白云背后隐藏的故事或人物。这里的“提构”可能是指白云的形态或动态,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未知的好奇。

第三句“夜深只遣山童数”,转而描写夜晚的景象,诗人派遣山童来计数夜深时分的星辰。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关注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最后一句“月到梧桐第几枝”,将焦点再次收回到月光下的一棵梧桐树上。诗人通过询问月光洒落在梧桐树上的具体位置,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对瞬间美景的捕捉。这句诗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感慨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处时对自然、时间和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静谧山水画的诗意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和宇宙奥秘的哲学探索。

收录诗词(309)

罗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丹凤朝阳

绛阙云霄散紫霞,丹山碧海晓光华。

唤回一枕周公梦,自倚东风送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苻瑞还金田

一片长天一片秋,吴江分入楚江流。

自来浮海无人健,莫作寻常看仲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春融门

无端杖屦倚玄通,瑞入丹霞霁景融。

海月春光收不尽,碧筒和露咽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秋卓门

百仞玄云风一橐,吹动万山秋更卓。

苍溟凉云洗空青,铁鹤夜眠犹未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