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漳江

千里漳江道,何年罢远征。

已看三月暮,况是客中情。

远水烟迷树,孤峰雨带城。

长歌怜短铗,愁逐野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过漳江》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对千里漳江道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征战岁月的反思与感慨。

首句“千里漳江道”,以“千里”二字开篇,不仅点出了漳江的辽阔与绵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沧桑。接下来,“何年罢远征”,一句问天,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渴望与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已看三月暮”,时间的流逝,春去秋来,四季更迭,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况是客中情”,身处异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寂寞,让这份情感更加深刻。

“远水烟迷树,孤峰雨带城”,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山水交融的画面。远处的水面被轻烟笼罩,树木若隐若现;近处的山峰在雨中显得格外孤寂,城市的轮廓在雨幕中变得模糊。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孤独与忧郁的情绪在自然景观中得到了体现。

“长歌怜短铗,愁逐野潮生”,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唱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短铗,即短剑,常用来比喻微不足道或处境艰难。在这里,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境。而“愁逐野潮生”,则形象地描绘了愁绪随着野外潮水的涨落而起伏不定,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情绪的波动与内心的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和自我情感的多重思考,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一丝憧憬。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柬徐九夷

我本自怀抱,知君更不犹。

沉深类有道,淡薄若无求。

月醉梅花国,歌清郢水秋。

偶因君下榻,却忆旧南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过戴隐士山庄不遇

为爱戴安道,翛然到竹轩。

寒云流古堞,绿水涨名园。

一阵秋过雁,三声啼断猿。

主人何处去,不敢漫题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茆山别洞访羽士作

百折苍苔路,松风为扫除。

林馀捣药鸟,池有听琴鱼。

命酌倾云液,分题简玉书。

遥知烟路近,行矣驾飙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游南池用杜韵

地扼全齐要,门通万里船。

临流荫高柳,隔水听鸣蝉。

荇带拖残雨,莲衣落暮天。

何人继芳躅,开径扫花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