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其三)

贪泉旧与石门邻,涓滴尝来亦愈贫。

独怪山灵太轻薄,不分一杓故乡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秋(其三)》,是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通过“贪泉”这一典故,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首句“贪泉旧与石门邻”,以“贪泉”比喻人生的欲望和诱惑,与“石门”相对,象征着坚定与纯洁。这里暗示了在面对诱惑时,人们往往难以自持,如同贪泉之水,容易让人沉沦。

次句“涓滴尝来亦愈贫”,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涓滴”与“贫”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即使尝试了微小的诱惑,也会导致心灵的贫瘠,暗示了欲望与满足之间的无尽循环,最终只会让人更加空虚。

后两句“独怪山灵太轻薄,不分一杓故乡人”,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责怪自然界的“山灵”过于冷漠,不给“故乡人”以应有的关怀和帮助。这里的“故乡人”既可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泛指所有怀揣初心、渴望得到支持与理解的人。诗人通过这一设问,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性温暖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贪泉”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探讨了人在面对诱惑时的内心挣扎与社会环境对其影响的深刻主题。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蕴含着对普遍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批判与思考。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其四)

千载良谋何太劳,夕阳城下水滔滔。

古来难得刘弘度,十六王头授佩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感秋(其五)

伪汉花田一望秋,素馨栽罢美人愁。

阎罗法密民犹在,百粤王孙几姓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感秋(其六)

朝汉台成千载馀,苍苍松柏绕阶除。

蛮夷长老知天命,陆贾南来一纸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感秋(其七)

孙恪当年事出关,美人北去泪潸潸。

凭君莫过舒州寺,恐献山僧碧玉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