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行舟已发,又经旬调笑。不算匆匆别离了。

奈飞龙骨出,束竹肠攒,月额雨持比泪珠差少。

罗囊针管就,络以朱绳,淡墨疏花折枝袅。

中有锦笺书,密嘱归期,道莫忘翠楼烟杪。

枉姑负,刘郎此重来,恋小洞春香,尚馀细草。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词人朱彝尊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离别场景。诗人以行舟出发为背景,表达了与亲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飞龙骨出,束竹肠攒,月额雨持比泪珠差少"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离别时的愁苦和泪水之多。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如"罗囊针管就,络以朱绳,淡墨疏花折枝袅",展现了女子精心准备的信物,寄托着对归期的期盼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中有锦笺书,密嘱归期"直接点明了信件的内容,而"道莫忘翠楼烟杪"则暗示了女子在翠楼等待的深情。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辜负了对方的期待,表示这次重来不仅是为了旧情,还有对小洞春天残留的香气和细草的眷恋。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别后的思念与承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萧郎归也,又烧灯时节。白马重嘶画桥雪。

早青绫幛外,含笑相迎,花枝好绣上春衫谁襭。

十三行小字,写与临摹,几日看来便无别。

排闷偶题诗,玉镜台前,浑不省窃香人窃。

待和了封题寄还伊,怕密驿沉浮,见时低说。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押[屑]韵

点绛唇

万里将行,剪灯重伴西楼语。

远书欲附,细把邮签数。风雨江头,不许离人去。

离人去。断肠归路,秋草真娘墓。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祝英台近

紫萧停,锦瑟远,寂寞旧歌扇。

萍叶空池,卧柳扫还倦。

便令凤频书,芹泥长润,招不到别巢秋燕。露华泫。

犹剩插鬓金铃,残菊四三点。

阶面青苔,不雨也生遍。

纵馀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换巢鸾凤

桐扣亭前。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

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兰期空约月初弦。

待来不来,红桥小船。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

飞燕,书乍展。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

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

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

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

形式: 词牌: 换巢鸾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