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运使溪山仙馆图

去年君为郡文学,独抱遗经憎命薄。

出门无马坐无毡,拜迎官长常作恶。

今年君为转运使,殊恩亲出官家赐。

月给太仓三十斛,况复官闲少公事。

人生贵贱反覆间,世上悠悠那解此。

忆昨访我当严冬,写此溪山三数重。

骅骝一去了无影,空有遗迹泥沙中。

闻道河间故城里,开门遥见滹沱水。

何时为画古邯郸,珍重函封寄千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的《姚运使溪山仙馆图》,通过对姚运使前后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朋友命运起伏的感慨和对友人艺术才华的赞赏。

首句“去年君为郡文学”,回忆去年姚运使任职地方官时,生活清贫,怀才不遇,对命运的不满溢于言表。“独抱遗经憎命薄”一句,描绘了他坚守经典,却因命运不佳而心生怨愤。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姚运使今年转任转运使后的变化,官位提升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善,“殊恩亲出官家赐”、“月给太仓三十斛”、“官闲少公事”,这些都暗示了他境况的转变。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此,而是借“人生贵贱反覆间”表达世事无常的主题,指出富贵贫贱的变化往往在瞬间发生,世间大多数人难以理解这种人生的起落。

最后,诗人回忆起寒冬时节姚运使来访的情景,感叹好友如骏马般才华横溢,如今却踪迹难觅,只剩下画中的溪山仙馆图作为纪念。“何时为画古邯郸”表达了对好友绘画技艺的赞美,希望他能将这幅画寄给自己,以寄托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同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通过描绘姚运使的前后境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注和对艺术作品的珍视。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弁云林图

前代何人画山水,长安关仝营丘李。

华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与河阳,后来作者谁能当。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气归苍茫。

房山尚书初事米,晚自名家称绝美。

艺高一代谁颉颃,只数吴兴赵公子。

当时弭节匡庐峰,曾写太平兴国之神宫。

五峰却立疑争雄,台殿突兀纷青红,中有云气随游龙。

我对此图卧三日,遂令奇气生心胸。

乱来学士遭漂荡,文艺草草谁能工。

笔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贤风。于乎!

乾坤浩荡江海阔,使我执笔将安从?

形式: 古风

丘大卿天柱峰图

昔闻安期生,飘飖入秦京。

上书三月初报罢,拂袖去作蓬莱行。

却笑叔孙通,俯仰咸阳城。

长生亦何补,身后留空名。

何似长安少年客,天柱峰头煮白石。

朝辞猿鹤下云中,暮逐夔龙侍君侧。

绣衣乘骢马,蹀躞台城下。

爱道心不忘,归来坐清夜。

太平天子亲斋祭,新擢祠官捧圭币。

紫坛醮火晓如星,独着衮衣朝上帝。

翻思旧隐地,石室生青苔。

来时壁上苍龙剑,七星剥落空尘埃。

丹砂不复化,萝衣谁更裁。

人生穷达会有命,何须千岁如婴孩。

草衣木食苦复苦,王乔偓佺安在哉!

寄语空山旧泉石,不须为我生悲哀。

功名倘遂乞身愿,万里青天骑鹤来。

形式: 古风

再题廷晖山水

近代丹青谁第一,精绝独数吴兴胡。

魏公家传《摘瓜图》,将军妙笔绝代无。

年深粉墨纷模糊,公命胡也全其污。

鸥波亭前山满湖,宾客不来人迹疏。

以手画肚私传摹,归来三日神始苏。

下笔直与前人俱。

今人不见古人画,古画自与今人殊。呜呼!

眼前不复见此物,吾与购之千明珠。

形式: 古风

山泉隐居图

日长侍立南薰殿,圣主从容正开卷。

内臣如鹄拥图书,诏许近前曾一见。

玉躞金题照眼新,三王二李迹未陈。

妙笔森芒洞冥漠,乃知今人非古人。

归来三叹北窗下,开屏见此新图画。

流淙百折挂石梁,古木寒松势相亚。

木末何人一草庐,山泉之人昔所居。

鸿胪寺里晚朝下,对此高堂心郁纡。

华亭柳湖眼中见,武陵桃源路岂殊。

老夫曾住康王谷,五老香炉映飞瀑。

乱来井臼今可存,因尔高歌望黄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