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词《陈商英挽词》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陈商英生前生活与功名的描绘,以及对其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高尚人格和精神品质的赞美。
首句“贵似金张富石崇”,以金张氏和石崇两位历史上的豪族作为对比,强调陈商英生前的显赫地位和财富,暗示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尊贵身份。然而,“纷纷老死利名中”一句转折,揭示了陈商英晚年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最终未能逃脱岁月的无情,以衰老之躯陨落于世,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结果之间矛盾的感慨。
“退居不见香山老,肥遁谁知秀野翁”两句,通过隐喻的方式,将陈商英与白居易(香山居士)和陶渊明(肥遁)等古代隐士进行对比,赞美陈商英虽未如古人般彻底归隐,但其内心追求的宁静与淡泊,与古代隐士的精神相契合。同时,也表达了对陈商英未能在晚年真正实现心灵归隐的遗憾。
“溪上园因种花辟,床头金为好宾空”描绘了陈商英晚年的生活场景,他开辟了一处溪边花园,种植花卉,以供观赏;床头存放的金银财宝,却未能留住宾客,暗示了物质财富无法填补精神世界的空虚,体现了诗人对陈商英在追求物质与精神平衡方面的反思。
最后,“潸然痛念公兄弟,二十年前笔砚同”表达了对陈商英及其兄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两人年轻时共同学习、创作的美好时光的追忆。这句话不仅加深了对陈商英个人命运的同情,也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时间的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比、隐喻和回忆等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陈商英一生的评价和对其逝世的哀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追求与归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