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蟀

儿童偏好胜,时托瓦盆招。

自恃虫能斗,频将草一撩。

平章误君国,太史纪风谣。谁识崇勤俭?

唐风上溯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斗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描绘孩子们玩斗蟋蟀的游戏,巧妙地融入了对国家治理、历史传承以及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首句“儿童偏好胜,时托瓦盆招”,开篇即点明主题,以儿童的喜好为切入点,引入斗蟋蟀这一传统游戏。孩子们的天真与乐趣,不仅展现了生活的趣味一面,也暗示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传承。

接着,“自恃虫能斗,频将草一撩”两句,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在斗蟋蟀时的场景。他们自信地认为自己的蟋蟀能够获胜,频繁地用草撩拨,试图激发蟋蟀的斗志。这里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童真与活泼,也暗含了对个人能力与自信的探讨。

“平章误君国,太史纪风谣”两句,笔锋一转,从个人行为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诗人借斗蟋蟀之事,隐喻了在国家治理中,领导者应避免因小失大,应关注更为宏大的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同时,引用“太史纪风谣”这一典故,强调了历史记载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应忽视民间文化与习俗对社会的影响。

最后,“谁识崇勤俭?唐风上溯尧”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核心观点——崇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的优良品质,如唐代的节俭风尚,追溯至远古时代的圣人尧帝,强调了勤俭节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斗蟀》不仅是一首描绘儿童游戏的诗作,更蕴含了对国家治理、历史传承以及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起

瘦尽腰围懒画眉,熏笼斜倚自支颐。

憨痴故意骄慈母,困倦无因泥侍儿。

粉印分明留角枕,花枝摇曳拂罗帏。

阿侬别有伤心事,不是人间药可医!

形式: 七言律诗

绣鞋

踏青原上柳如烟,鞋印春郊步步填。

细认凤头纤小处,今年花样胜常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竹夫人

苦熟何方一灸针,累伊称体解虚心。

藤床与汝甘同梦,久被山妻妒到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画梅,赠谢石秋

风云变态天无色,挂笏来游毗舍耶。

世事人情全不管,自和墨水写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