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若说真州水,时人不道甘。
天宁老谁识,板齿毛鬖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赠仪真天宁讷老》。诗中,诗人以“若说真州水”起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对真州水质的赞美,暗示其甘甜纯净,然而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种甘美可能并未被广泛认知。接下来,“时人不道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被忽视的特性,反映出人们对日常事物习以为常,往往忽略其内在的美好。
“天宁老谁识”一句,将焦点转向了诗中的主人公——天宁讷老,他或许因为年事已高或性格低调,不被人所熟知。“板齿毛鬖鬖”描绘了老者苍老的形象,牙齿已经磨损,胡须斑白,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和老者的智慧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真州水的甘甜和天宁讷老的默默无闻,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平凡中蕴含的珍贵品质的赞赏,以及对淡泊名利、深藏不露的老者形象的敬意。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夷门子弟逞豪华,不忿西京谷雨花。
走马城东玉仙醉,着身海角敢咨嗟。
桃李那知杨柳恨,故时风雨不依依。
自从彭泽无人后,青眼虽开心事非。
莫道垂杨管别离,与春离别自依依。
若教兼有征人恨,只恐鸦儿不肯归。
海角那知有宫柳,故园春思尚依依。
可怜风韵去人远,一日花开天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