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阮亭先生秋柳韵四首(其三)

碎点秋光欲上衣,风流王谢旧人非。

白门摇落诗难和,隋苑荒凉梦亦稀。

未老黄骢嘶北道,不回青雀枉西飞。

江船晴影今何似,落日残螀心绪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和王阮亭先生秋柳韵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秋日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首句“碎点秋光欲上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阳光斑驳洒落在衣物上的景象,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风流王谢旧人非”一句,借用了东晋名门王氏与谢氏家族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或时代变迁的反思。

“白门摇落诗难和,隋苑荒凉梦亦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的情绪。白门,即南京城门,此处象征着繁华之地;隋苑,则指隋炀帝的行宫,荒凉的景象映射出昔日的荣华已成过眼云烟。诗人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感受,梦境也变得稀薄,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

“未老黄骢嘶北道,不回青雀枉西飞”两句,通过动物的意象,继续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黄骢,可能指的是马,北道则指向北方,暗示着远行或离别;青雀,可能象征着归途或希望,西飞则指向西方。这两句表达了即使还未到老年,但岁月的无情已经让诗人感到无法回头,徒增遗憾。

最后,“江船晴影今何似,落日残螀心绪违”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以江船在晴天下的倒影和夕阳下蝉鸣的哀婉,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江船的倒影或许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而落日与残蝉则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夜晚与寂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王阮亭先生秋柳韵四首(其四)

莫愁子夜旧相怜,踠地垂垂玉化烟。

羌笛不曾催夜怨,画楼无恙糁春绵。

攀条灞岸思千里,洒涕琅琊近十年。

叵耐丹阳刘尹树,西风飘落客愁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采莲词四首(其一)

两桨桥头心事违,门前乌桕伯劳飞。

西洲风月无人管,暮雨催归金缕衣。

形式:

采莲词四首(其二)

南塘秋色照人颜,香重和烟压鬓鬟。

作意低头弄莲子,好将心苦寄人间。

形式:

采莲词四首(其三)

生小湖滨不解颦,淩波罗袜暗生尘。

花深却被旁人妒,荡入湖心不见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