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李鸿章家族的荣耀与儒家伦理相结合,展现了其家族的美德与功绩。
“庭训差同太邱长”,开篇即以“庭训”二字,引出李鸿章家族的教诲与传承。太丘长指的是三国时期名臣陈群,此处借指李鸿章家族的教育理念与道德风尚,与“差同”二字相呼应,暗示李氏家族在教育子女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标准,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子孝孙贤,已迈元方季方而上”,进一步赞扬了李鸿章家族的孝道与贤能。元方和季方是三国时期名士陈群的两个儿子,此处用以比喻李氏家族的后代不仅孝顺父母,而且才华出众,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典范,达到了新的高度。
“碑文虽胜鲁国公”,通过对比李鸿章家族的碑文与鲁国公的功绩,强调了李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与荣誉。鲁国公是古代封号之一,此处用以象征李鸿章家族的显赫地位与卓越成就。
“功高德厚,实在颜庙郭庙之间”,最后两句总结了李鸿章家族的功勋与品德,将其与颜回、郭泰两位儒家圣贤相提并论,意在表明李氏家族不仅在功业上卓有建树,在道德修养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与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相契合。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李鸿章家族的辉煌成就与高尚品德,还体现了对儒家伦理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是一幅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