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朗的中秋夜晚,诗人登上高楼,心旷神怡地欣赏着明净的月亮。"圆魄才观思便清"一句,表达了在这样的夜晚,人的思绪也变得澄清起来。"海面乍浮犹隐映"可能指的是远处海平线上升起的月亮,其光芒在波光粼粼中若隐若现。"天心高挂最分明"则形容了月亮悬挂在高空,清晰地照亮夜空。
接下来的两句"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诗人设想着或许会有一位神仙从那片飘渺的云端走出,而这寂静的田野中,似乎也不会有任何妖邪的踪迹。最后两句"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诗人回忆起曾在洞庭湖畔观赏过类似的景致,那时君山只被薄雾笼罩,湖水也刚好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不详
幼聪慧过人,晚年披缁于丹棱县城南九龙山竹林寺,《十国春秋》卷第五十七·后蜀十有《僧传》
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
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
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
来多不似客,坐久却垂帘。
虹收千嶂雨,潮展半江天。
诗因试客分题僻,棋为饶人下著低。
伤心尽日有啼鸟,独步残春空落花。
唯陪北楚三千客,多话东林十八贤。
乍当暖景飞仍慢,欲就芳丛舞更高。
万般思后行,一失废前功。
党家风味足肥羊,绮阁留人漫较量。
万羊亦是男儿事,莫学狂夫取次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