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所作的《偈五十三首》中的第五十首。它以一种超脱世俗、直指心性的语言,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
诗中“一切无收摄,触处圆成”表达了万物皆空、无一物可得的禅宗观点,即在任何一处都能发现圆满的存在。接下来,“应用绝参差,莫穷形相”则强调了禅宗实践的直接性和非形式化,即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真理,而非通过外在的形式或理论去追求。
“向千圣顶上,有时露出佛祖莫穷底机关”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禅宗的智慧比作佛祖的神秘机关,暗示了禅宗的智慧深不可测,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体现了禅宗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的直接领悟。
“于一毫端中,有时演出主宾互换底文彩”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微妙之处,即在最微小的事物中也能发现宇宙间主客体关系的转换,体现了禅宗对宇宙万物深刻而细腻的理解。
“经天纬地,玉转珠回”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禅宗思想的广阔和深远,如同经纬交织的天地,又如玉石转动、珍珠回旋,充满了动态美和和谐感。
最后,“海神知贵不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则以海神为喻,说明禅宗智慧的价值虽高,但其真正的价值难以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它如同夜间的明灯,照亮人们的心灵,给予人们指引和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玄妙和深邃,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体验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