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一日下沙

微风吹□幸阴晴,笑侧吟鞭十里行。

时节早蚕生谷雨,人家新火接清明。

衮衣犊鼻均无物,篱鴳云鹏各有情。

欲挹浮丘挽春驭,尊罍定得泻东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一天,诗人刘摰在下沙地区的所见所感。首句“微风吹□幸阴晴”中,“□”字可能为印刷错误或缺失,此处应理解为“微风轻拂,天气时晴时阴”,营造出一种春日特有的清新与变化莫测的氛围。接着,“笑侧吟鞭十里行”描述了诗人骑马行进的情景,马鞭轻轻挥动,伴随着欢声笑语,展现出旅途中的轻松愉悦。

“时节早蚕生谷雨,人家新火接清明”两句,点明了时间背景——谷雨时节,早蚕开始生长,而清明之后,人们点燃新火,迎接新的生活周期,体现了农耕文化与传统节日的紧密联系。

“衮衣犊鼻均无物,篱鴳云鹏各有情”则运用对比手法,将人间的平凡生活(衮衣犊鼻,比喻简朴的生活)与天空中的大鹏鸟(云鹏)进行对比,暗示了不同层次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感受和情感,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

最后,“欲挹浮丘挽春驭,尊罍定得泻东瀛”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同时通过“尊罍泻东瀛”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与生活场景,融合了自然、人文与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老堂

三老非隐者,乡里道义人。

缔交何绸缪,白首情益亲。

进退小或异,归于重其身。

逸老田北效,筑堂北溪上。

野拙彼二老,招迹日俱往。

幽泉弄清泠,平野得遐旷。

谓近隔城市,谓远非山林。

青岑落尊酒,白云贮衣襟。

岁月付清醉,志蕴还长吟。

颓俗可以敦,媮风为之重。

人生苦飘忽,事往真幻梦。

但闻三人墓,萧萧木已拱。

朅来抚陈迹,春衣吹我衣。

墙边见残萼,屋角悬斜晖。

雍琴感今昔,辽鹤惊是非。

世故无足言,徘徊坏墙下。

思人爱树木,况此岿然者。

子孙固无忘,又将告里社。

形式: 古风

石棋局

坚平宜荷明堂柱,方洁当函玉牒书。

且拂尘埃伴君坐,一枰相与寄清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句(其一)

杳杳三韩国,煌煌二使星。

海神无横暴,天子有威灵。

形式: 押[青]韵

句(其二)

阴阴佳木发城齐,襟袖迎风弄晚晖。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