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亭亭日午犹亏半,寂寂三更尚未圆。
六户不曾知暖意,往来常在三更前。
这首诗描绘的是月光的变化和诗人对夜晚寂静的观察。"亭亭日午犹亏半",形象地写出正午时分,月亮还未圆满,仍有半轮挂在天际的情景。"寂寂三更尚未圆"进一步强调了深夜时分月亮仍未完全圆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六户不曾知暖意",这里的"六户"可能象征着家中的门窗,暗示外面的世界虽然寒冷,但屋内的人们并未察觉,可能因为忙碌或沉睡而忽略了温暖。"往来常在三更前"则表达了诗人常常在深夜之前就已经结束活动,可能是为了修行或是其他原因,使得他有机会欣赏这月光下的宁静时光。
整首诗通过月相的变化和寂静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内省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清冷之感。
不详
道同曾未隔毫端,相别相逢会者难。
偶此又蒙清照及,松风桂月袭人寒。
渔父从来性本宽,满船钓得未为欢。
收丝了,望层峦,举头方觉天际晓星残。
凛凛严风彻骨寒,扁舟轻泛碧波澜。
金线直,玉钩端,锦鳞无限,踊跃上琅玕。
钓尽江湖晓色分,数声羌笛韵凌云。
波浩渺,雾氛氲,鼓棹回舟望海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