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寒络纬悲向壁,秋高风露声入怀。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天寒"二字点出了季节的凉意,"络纬悲向壁"以虫鸣声来渲染凄清的氛围,络纬(纺织娘)在寒冷中悲鸣,似乎对墙壁有所依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秋高风露声入怀"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寂静,风声和露水的轻响都清晰地传入诗人的怀抱,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整体上,这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情感。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
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
隐非秦甲子,病有晋春秋。
算吟千万首,方得两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