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马无鞍策,萧然一吏随。
仓皇投逆旅,惆怅立多时。
稍喜朋游集,都忘道路疲。
前村灯火夜,再宿本无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马失去了鞍具,独自与一位官吏相伴,匆忙投宿于逆旅的情景。诗人通过“萧然”二字,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接着,诗人以“仓皇”和“惆怅”描绘了主人公在雨中匆忙赶路,心绪不宁的状态。然而,随着朋友的聚集,主人公的心情逐渐转为欣喜,忘记了旅途的疲惫。最后,诗人在夜幕下看到前村的灯火,表达了对住宿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旅行者在风雨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友情在困境中的温暖力量。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期待、喜悦等情感,富有生活气息,引人共鸣。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小雨断还续,羁人睡复醒。
野风秋瑟瑟,川雾晓冥冥。
驿路初回马,民家半启扃。
遥怜后渡者,犹隔两三汀。
久雨人皆病,新晴鸟欲飞。
老亲惊出户,稚子走牵衣。
痛定方知痛,归时始是归。
向来夷险地,一笑已忘机。
碧空悬素月,了不挂秋毫。
万古不改色,众星皆让高。
观看鳷鹊影,池数凤凰毛。
玉宇寒应近,能辞望眼劳。
月满千门夜,寒生十月交。
素光随剑佩,空影彻鸣鞘。
宫漏晓初滴,霜钟晴更敲。
侍臣瞻望地,无语立螭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