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二首(其二)

恨鹃啼桑颠,丑妇泪如洗。

手中捻银丝,阶头博红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荠]韵

翻译

怨恨杜鹃鸟在桑树梢头啼叫,
丑陋的妇人泪水如雨般流淌。

注释

恨:怨恨,不满。
鹃:杜鹃鸟。
啼:鸣叫。
桑颠:桑树梢头。
丑妇:相貌丑陋的妇人。
泪:泪水。
洗:冲洗,比喻泪水多得像清洗一样。
手中:在手中。
捻:搓弄,缠绕。
银丝:细银线。
阶头:台阶上。
博:换取,这里是讨要的意思。
红米:红色的米,可能指染色的米,也可能象征珍贵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凉的农村生活场景。"恨鹃啼桑颠",以杜鹃鸟的啼叫象征哀怨和愁苦,暗示了农妇在春天蚕桑忙碌时的辛劳与无奈。"丑妇泪如洗",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农妇因生活的艰辛而流下的泪水,仿佛连脸上的妆容都被泪水冲刷得失去了往日色彩。"手中捻银丝",银丝指的是蚕丝,农妇辛苦地采摘桑叶,亲手搓捻出珍贵的丝线,这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对家庭的付出。"阶头博红米",则描绘了她在庭院中换取生活所需的基本粮食——红米,这里"博"字表达了交换的艰难和生活的不易。

整体来看,董嗣杲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妇在春日里的辛酸生活,寓含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和感慨,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陌上二首(其一)

水花粘稚蛙,野菜恋残蝶。

麦岐苦薄收,青黄两不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叶]韵

客中怀西湖二首(其二)

閒多便可赋诗健,客少应能减酒豪。

风雨六桥入图画,此身可并南山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客中怀西湖二首(其一)

一日无诗气还浊,百年有限身更孱。

西湖多少好风月,何时买屋安萧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春去喜无怨乌二首(其二)

失笑羁人泥听禽,年年春老益愁心。

江城树少无栖处,堕落千岩万壑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