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真人本是凡人做,悟者何难。名利如山。
隔断神仙路往还。谢师指教生死限,长在心间。
长在心间。十二时中不暂闲。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真人本是凡人做,悟者何难"表明诗人认为达到真人的境界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有悟性便可达到。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道法修炼的自信。
"名利如山"则形象地描述了世间的功名和利益如同高山般阻挡着人们通往神仙之路。"隔断神仙路往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阻碍,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渴望。
"谢师指教生死限,长在心间"一句,诗人感激师傅的教导,这种教诲如同生与死的大限,永远铭记在心。这里的"生死限"可能指的是对生命意义和自我修为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长在心间。十二时中不暂闲"则表明这种理解和觉悟是恒久的,是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变追求。在每个时辰,诗人的内心都不曾停息地思考和实践这份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束缚与自由,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和精神解放的深刻思考。
不详
金公本是乾家子,住在坤宫。真虎真龙。
吃尽三尸及九虫。丹砂锻炼泥丸里,赫赫长红。
一日成功。直见三清太上公。
金丹只在自身中。真水火、炼成功。因遇吕仙公。
识返本、还元祖宗。
阳全阴尽,神光现处,认得自真容。名姓列仙宫。
已跳出、乾坤世笼。
一轮明月照三峰。彩霞飞满空。分明见我主人公。
明珠透上宫。丹药炼,鼎中红。频频要用功。
功成定是出樊笼。闲游仙洞中。
速速修行,惜取身中,无价□珍。
把金乌玉兔,炉中炼用,阴阳造化,养就阳神。
虎啸龙吟丹田里,顶内时时仙乐声。
泥丸里,烹煎水火,铅汞成真。夜来端坐澄心神。
见真人颜貌新。
用河车搬载,充开牛斗,星辰洁皎,光射分明。
服了刀圭功成后,自知道、仙班有姓名。
诸仙请,待玉皇宣至,朝拜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