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新建院署中的堂宇环境,充满了静谧与雅致。首联“金銮西畔玉堂深,凤沼云泉滴暗琴”以金銮殿和玉堂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庄严而清幽的氛围,仿佛在金銮殿西侧,有一处深邃的玉堂,如同凤凰沼泽中流淌的云泉,滴落在暗琴之上,发出悠扬的乐声。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建筑的宏伟,又赋予了自然的灵动。
颔联“巳藉典谟开骏业,更留烟月寄閒心”则表达了此地不仅承载着宏大的事业(骏业),还寄托着闲适的心境。通过“典谟”一词,暗示这里可能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强调了在忙碌之余,人们可以在此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颈联“池栽脩竹藏莺语,亭覆荒碑见藓侵”进一步描绘了院署内的景致。池塘边种植着高挺的修竹,竹林中传来黄莺的啼鸣,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亭子上覆盖着岁月的痕迹,青苔悄悄侵蚀着古老的石碑,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尾联“牛渚故逢仙子问,桃源不遣世人寻”则运用了两个著名的神话故事——牛渚和桃花源,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牛渚,常与传说中的仙人相遇相联系;桃源,则是避世隐居的理想之地。这两句诗似乎在说,即便是在这现实世界中,也能感受到与仙界或理想之地的某种联系,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建院署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