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中读元曲漫题

十二珠帘不上钩,红牙短拍试新喉。

文章曲似琴心转,宫谱传将笛眼偷。

秋雨梧桐谈院本,春风杨柳唱《伊州》。

词场从此多研调,毕竟元人胜一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诸可宝的《车中读元曲漫题》描绘了诗人乘车时沉浸在元曲艺术中的情景。首句“十二珠帘不上钩”,以珠帘不挂暗示车内静谧,为品曲营造出一种私密而专注的氛围。次句“红牙短拍试新喉”则形象地写出诗人轻启歌喉,尝试演唱元曲,红牙可能是乐器的代称。

“文章曲似琴心转,宫谱传将笛眼偷”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元曲旋律如琴音般婉转,仿佛从琴弦上流淌,又巧妙地借鉴笛子的演奏技巧,展现出元曲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深度。

“秋雨梧桐谈院本,春风杨柳唱《伊州》”两句,通过季节变换与自然景物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诗人随着曲调流转,从秋天的雨声中品味院本(元曲的一种形式),到春天的杨柳风中吟唱《伊州》曲调,展现了元曲的多样性和四季皆宜的韵味。

最后,“词场从此多研调,毕竟元人胜一筹”总结全诗,诗人感叹元曲艺术的丰富和精湛,决定在词场上更加深入研究其曲调,认为元人的作品在艺术上确实高出一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元曲的热爱和对其艺术价值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9)

诸可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通明山

泰山何巍峨,支尾直北走。

百里一起伏,阴阳自分剖。

众峰罗儿孙,峻岭试培塿。

兹山特权奇,崛然拱岳后。

踞形若置箕,圆顶如覆瓿。

树燥泉源微,草丰土力厚。

苍翠岚色妍,凸凹石骨丑。

当阳具二孔,洞达左与右。

摩挲至正碑,苔藓蚀螭首。

所言山穴中,光明绝昏黝。

堕月辉东流,杲日景西受。

行云时出入,飘风历前后。

谁凿混沌窍,傥辟仙灵牖。

为想鸿濛初,造出天地手。

徂徕及新甫,平揖与之友。

虚中乃生白,秀外或非偶。

责实名必循,妙理寓陵阜。

荡荡尘翳空,吾以师无垢。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黑水洋看月

东发紫竹林,南下黑水洋。

当其初放船,海水皆浑黄。

沙净黄渐灭,清彻若油碧。

绿极成青蓝,蓝深转为黑。

水面往往生云烟,风吹云开月上弦。

仰观素魄俯黑水,水月长与船盘旋。

水上指天天下水,波涛叠叠星累累。

蜃气嘘翕蛟涎腥,景物中宵益荒诡。

波光映月月夺色,明月到此不能白。

晴霄闇澹入睡乡,软浪千重限南北。

远水愈黑天愈青,骊龙弄珠辉入溟。

雄奇不可言语形,古来此景何人经。

江湖既明瑟,关山亦寒慄。

或照思妇楼,傥邀酒人室。

圆灵赋后有遗迹,彼但清华此横逸,谁合元虚希逸笔。

四更未已榑桑红,再上舵楼看日出。

形式: 古风

施大上舍薄游江夏奉题通雅堂诗钞即送之潜江县幕兼讯传经书院诸肄业生(其一)

浑金璞玉尊彝贵,斯品斯才独有君。

健笔能扛百斛鼎,清谈下视六朝人。

要从工部亲传道,但觉空同许问津。

一别三年又成集,潇湘灵瑟故粼粼。

形式: 七言律诗

施大上舍薄游江夏奉题通雅堂诗钞即送之潜江县幕兼讯传经书院诸肄业生(其二)

及余剪烛联床夜,重与论文把酒初。

补得笙诗歌有獭,传来门客食无鱼。

和戎时尚安边论,富国谁求平准书。

此去沱潜傥相访,故人笼壁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