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台

一登还一望,一望复惆怅。

乡关望不见,泪落荒台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望乡台》,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诗人描绘了一幅游子登高远眺,思念故乡的凄美画面。

首句“一登还一望”,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动作——登高远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描述,而是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每一次的登高,都伴随着一次对远方家乡的凝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渴望。

接着,“一望复惆怅”将情感推向高潮。每一次的眺望,都带来了更深的失落与哀愁。这种“复”字的运用,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反复波动,以及对故乡不可触及的无奈与痛苦。

“乡关望不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故乡,那个承载着诗人无数回忆与情感的地方,此刻却遥不可及,无法触及。这种无法实现的愿望,让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极致的悲凉。

最后,“泪落荒台上”,以形象的画面收尾。泪水,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是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楚与哀伤。荒台之上,泪水滑落,不仅渲染了环境的荒凉,更凸显了诗人孤独与绝望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无尽的哀愁。胡奎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家的渴望与思念,以及面对现实无法实现愿望时的无奈与痛苦。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道二首(其一)

长安道,长安道上多芳草。

一株杨柳驿门前,朝迎官马暮迎船。

来船去马无閒日,人笑人歌年复年。

形式: 乐府曲辞

长安道二首(其二)

长安道,南北东西尘浩浩。

车轮朝碾长安花,马蹄暮蹋长安草。

黄金白璧如丘山,买官未得不肯还。

不及终军年最少,弃繻生出玉门关。

形式: 乐府曲辞

上留田

上留田,上有白日与青天。

人言弟死兄不?,他人野祭孤坟前。

一雁入缯缴,群雁鸣声哀。

如何骨肉亲,弃之委蒿莱。

淮南徒闻歌尺布,田家无复栽荆树。

上留田,良可怜。

形式: 乐府曲辞

巫山高

巫山高,青入天。

丹崖翠谷相钩连,中有玉妃凌紫烟。

凌紫烟,过楚宫,药房蕙幄春融融。

琼台银阙与天通,朝云暮雨无终穷。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