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吾庐

解组归来瞬岁馀,宜兰城北寄吾庐。

时邀明月为知己,幸有清风不弃余。

朋辈喜逢今日面,閒中补读少年书。

茫茫世局谁能识,人事沧桑迭乘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寄吾庐》由清代诗人李望洋所作,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解组归来瞬岁馀”,诗人以“解组”这一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辞官归隐之意。“瞬岁馀”则强调时间之短,暗示归隐生活虽短暂却意义非凡。

“宜兰城北寄吾庐”一句,点明了归隐之地——宜兰城北的一处小屋,这里远离尘嚣,是诗人精神上的寄托之所。

“时邀明月为知己,幸有清风不弃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明月和清风成为他心灵的伴侣,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朋辈喜逢今日面,閒中补读少年书。”诗人与朋友相聚,共享闲暇时光,同时在忙碌之余回顾少年时的读书经历,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一句“茫茫世局谁能识,人事沧桑迭乘除。”表达了诗人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这句话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寄吾庐》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友情、知识和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

李望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鸿业百蝶图题词

蹁跹下上斗飞翎,妙手传来栩栩形。

百态轻盈分菜叶,双眉艳逸集花汀。

玉奴腰下裙湔绿,绣幕帘前草映青。

记取滕王遗粉本,江南春色不彫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草地人

台阳膏腴地,一岁或三熟。

可怜草地人,不得饱糜粥。

里正催租吏捉人,投林有洞幸藏身。

昼伏夜归饥不忍,归来惟对甑中尘。

曩从城中来,曾见城中客。

峨峨称大家,丹艧间金碧。

丰衣美食如山积,不如卖女图朝夕。

使侬莫作沟中瘠,女事贵人两有益。

吁嗟乎,坠茵坠溷不可知,飞絮飞花岂有择。

君不见,石濠别,幽怨声,流民图,凄凉色。

形式: 古风

乌烟鬼

乌烟鬼,少年状貌真魁伟。

如何转盼须臾耳,竟化魌魑难向迩。

可怜昼亦如夜时,生亦如死期。

寄言三五少年子,莫向红尘作鬼嬉。

乌鬼含冤白鬼笑,故鬼前驱新鬼啸。

风雨回首一灯昏,数点青燐犹照耀。

区区蛮触越南都,令行禁止风霜俱。

白日如镜照寰宇,鬼乎何处藏其躯。

形式: 古风

挽李长庚

谁遣孙恩剩一船,非公追不到南天。

远探蛟窟五千里,苦历鲸波四十年。

隔岁过门皆不入,乘潮澈夜每无眠。

雅之若与牢之合,早见台澎缚水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