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萧子所至日怀京国(其二)

綵笔何人动藻旒,南郊仪礼若为优。

明时鼎鼎风云会,载籍茫茫烟海浮。

璧水育材须妙选,钟山应制岂凡流。

德星聚处还知否,别有风流陈太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谟所作,名为《次萧子所至日怀京国(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首联“綵笔何人动藻旒,南郊仪礼若为优”以“綵笔”比喻文采斐然的诗文,以“藻旒”象征华丽的服饰,描绘出文人墨客在南郊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赞美。同时,“若为优”的疑问,也暗含了对当前礼仪是否得当的反思。

颔联“明时鼎鼎风云会,载籍茫茫烟海浮”运用了“风云会”和“烟海浮”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前者形容人才汇聚、思想碰撞的时代景象,后者则描绘了浩瀚的历史文献如同烟海般深不可测,强调了知识的丰富与历史的深远。

颈联“璧水育材须妙选,钟山应制岂凡流”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才选拔与历史传承的思考。“璧水育材”比喻在知识与文化的滋养下,人才得以成长,“妙选”强调了选拔人才的精挑细选;“钟山应制”则暗示了历史人物或事件的非凡意义,非同寻常。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与历史传承的重视。

尾联“德星聚处还知否,别有风流陈太丘”以“德星聚处”象征人才聚集之地,表达了对人才荟萃的期待与向往。同时,通过引用“陈太丘”,即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陈群,进一步强调了品德与学问并重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别有风流陈太丘”,既是对陈群的赞誉,也是对理想中人才的期待,希望他们不仅才华横溢,更具有高尚的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追求,以及对人才选拔与历史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其一)

隔窗风雨送元宵,自种花灯慰寂寥。

邻舍已添榆社鼓,江亭却忆酒旗招。

闹蛾簇粉寒难整,浮蚁吹波暖易消。

梅萼那分花市烛,云头虚度凤台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其二)

喜君连日情相厚,贶我华星句每饶。

流水浣花工部兴,春山啼鸟买臣樵。

桃枝削杖随商老,笋箨裁冠托汉朝。

双剑雪霜深閟匣,莫将虎气夜干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别郭思信

望望沙园鹭渚边,綵云忽到九州前。

春山步屧寻前度,夜月停杯说隔年。

局上蒲翻枭雉采,琴中徽按凤皇弦。

河桥折柳难为别,更约看花句共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用刘子彦韵(其一)

秋气一日即为深,雨馀山翠何崟崟。

梧桐暮看不如早,稼穑昔丰那似今。

汉诏赐租成乐土,尧民击壤得初心。

石床数尺长松下,卧听风蝉足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