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芦雁词》由明代诗人周玄所作,描绘了芦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景象,充满了自然与生命的韵律。
首句“田食不厌肥,沙宿不厌广”以雁群对食物和栖息地的偏好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雁群对环境的适应性。接着,“天长洲渚静,露下蒹葭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雁群在广阔的洲渚上休息,露水滴落于芦苇之间,发出细微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关河屡超忽,寒暑互来往”则揭示了雁群迁徙的特性,它们跨越关山河流,经历四季更替,展现出雁群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适应。接下来,“南翔先雪过,北翼迎春返”进一步描绘了雁群的迁徙路径,它们在冬季南飞避寒,在春季北归迎春,体现了雁群迁徙的季节性特征。
“预愁远道苦,岂暇高丘想”表达了雁群在长途迁徙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最后,“同类聊自持,分飞恐矰网”则点明了雁群之间的互助与警惕,以及对捕猎者的防范,体现了雁群社会结构中的团结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雁群的生活状态、迁徙过程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