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林寺雨

税驾托精庐,入门微雨作。

稍闻响前山,还看度高阁。

霏霏杂桂烟,瑟瑟寒风铎。

润益香水生,散为诸花落。

过林悟本空,行天觉无著。

能令执热人,歊郁忽如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东林寺时,雨中所见的静谧与深邃之景。首句“税驾托精庐”,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驾车来到寺庙,寻求心灵栖息的情境。接着,“入门微雨作”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入寺庙时,细雨轻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稍闻响前山,还看度高阁。”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转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远。远处山间传来的声音,与眼前高阁的景象相互映衬,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霏霏杂桂烟,瑟瑟寒风铎。”这里运用了叠词“霏霏”、“瑟瑟”,分别形容雨雾的轻柔与寒风的细微,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桂花的香气与风铃的清音,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丰富。

“润益香水生,散为诸花落。”这两句描述了雨水滋润大地,使得泉水更加清澈,花儿在雨后绽放的景象。通过“生”与“落”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过林悟本空,行天觉无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深入林间,感悟到万物皆空的哲理,抬头望天,意识到一切皆无固定的着落。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刻与智慧。

最后,“能令执热人,歊郁忽如濯。”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洗涤心灵的效果,即使是最为烦躁的心灵,在雨水的洗礼下也能得到净化,恢复平静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东林寺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移官报至示舍弟道原

孱蒙自弱龄,幸禀严慈诲。

束发通朝籍,辞亲千里外。

猥持小器资,不克大车载。

好近为善名,频复多言悔。

求全易生毁,过涉因罹害。

虎尾获安宁,鸡鸣兴怨艾。

浮云始悟轻,迟日深知爱。

将乞簪笏投,归奉垂堂诫。

矢志未及伸,新恩来至再。

金马忽奔投,九重羽檄逮。

渥哉宠命临,敢云稍懈怠。

形式: 古风

题朱文学万峰读书所

筑室向深山,群峰莽回互。

纷纭不可选,举万当盈数。

瓮牖岚气蒸,桑枢流水注。

一室岂不拘,所欣在竹素。

图书左右陈,日与前人晤。

上窥乾坤倪,下览霸王骛。

胸臆恣钻搜,仡仡穷昏曙。

形遗同槁木,意豁欢披雾。

此乐将永年,终身堪闭户。

时人那得知,颇用讥颛固。

形式: 古风

宿灵源禅院

拘拘有妄身,一一不能舍。

形骸自束缚,日使道心寡。

偶同片云閒,得此憩兰若。奇峰千万叠,一?飞泉洒。

飒飒天风来,松声如雨下。

冥濛衾帱深,烟霭翠盈把。

不灭慧灯悬,照兹四体假。

始知房闼卧,息偃类奔马。

誓欲托名山,于焉投静者。

荒茅便可芟,无为俟聊且。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洪芳洲养疾山中惠访草堂因而留馆

袅袅桂树枝,凉风日将变。

生色难久留,华光苦流转。

夫君如不来,何以慰偃蹇。

今夕良何夕,悠然适我愿。

片云本在山,出岫亦游衍。

吾园虽芜没,物气皆疏远。

以兹城郭深,岂必山林善。

开轩散烦促,凭楹息步践。

新飙起草头,白月浮池面。

萧间秋正初,徙倚夜方半。

君自所好殊,疵吝何足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