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德辉宣慰代友人偿债卷

人以利为利,利等丘山高。

能以义为利,其利轻鸿毛。

伟哉赵使君,重义轻币刀。

周急乃君子,而况同气交。

交游负宿债,代偿曾不劳。

锥刀抵死竞,纷纷笑儿曹。

义风久不作,千载空寥寥。

佳声足传播,复有御史谣。

余时亦安用,但续金之貂。

尚愿君侯心,推之及蓬蒿。

又愿君侯位,钧衡早持操。

跻民富寿域,永永无逋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陈思济所作的《题赵德辉宣慰代友人偿债务卷》,通过对比“人以利为利”与“能以义为利”的不同价值取向,高度赞扬了赵德辉重义轻财的高尚品德。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利等丘山高”与“轻鸿毛”进行鲜明对比,形象地描绘出赵德辉在面对利益时,选择以道义为先的品质。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人以利为利,利等丘山高。能以义为利,其利轻鸿毛。”两句,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前者强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至上的观念,后者则推崇以道义为先的价值观,将道义之利比作轻如鸿毛,凸显其珍贵与高尚。

接着,诗人以赵德辉为例,赞美他“伟哉赵使君,重义轻币刀”,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够坚守道义,轻视钱财。进一步通过“周急乃君子,而况同气交”表达赵德辉不仅在陌生人之间展现君子之风,更在亲朋好友间传递道义的力量。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社会上人们为了微小的利益而争斗不休,与赵德辉的高尚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指出“义风久不作,千载空寥寥”。这不仅是对赵德辉行为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赵德辉行为的传播与效仿的期待,希望他的行为能够激励更多人,同时寄语赵德辉应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众带来福祉,实现长久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赵德辉行为的赞美与社会现象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道义与利益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1)

陈思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以才器称。世祖在潜邸,召备顾问,及即位,始建省部,使掌敷奏,事无巨细,悉就准绳。历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治绩称最。拜监察御史,劾阿合马不法,出知沁州。累迁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所至有惠政。卒谥文肃。有《秋冈集》

  • 字:济民
  • 号:秋冈
  • 籍贯:元睢州柘城
  • 生卒年:1232—1301

相关古诗词

送卢处道提刑陕西

绣衣直指上长安,白简风生吏胆寒。

三辅舆情应日望,九秋一鹗上霄抟。

吟边嵩华云间供,画里周秦马上看。

到后相逢李夫子,谓余白发已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沁州玄都观张汉卿

为问张卿自别离,桃花几度发新枝。

玄都宫阙连霄汉,故国山川入梦思。

雪屋未忘餐豆粥,晴窗曾看理瑶丝。

而今发白朱颜改,只有新诗似旧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漱石亭和段超宗韵

风波万顷一官微,羡杀田家豆粥稀。

后日秋冈冈上去,树腰移榻转斜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移官淮东别杭州

湖上云烟百态新,湖边幽趣属閒身。

春风杨子江头路,白首行人又问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