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陈思济所作的《题赵德辉宣慰代友人偿债务卷》,通过对比“人以利为利”与“能以义为利”的不同价值取向,高度赞扬了赵德辉重义轻财的高尚品德。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利等丘山高”与“轻鸿毛”进行鲜明对比,形象地描绘出赵德辉在面对利益时,选择以道义为先的品质。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人以利为利,利等丘山高。能以义为利,其利轻鸿毛。”两句,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前者强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至上的观念,后者则推崇以道义为先的价值观,将道义之利比作轻如鸿毛,凸显其珍贵与高尚。
接着,诗人以赵德辉为例,赞美他“伟哉赵使君,重义轻币刀”,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够坚守道义,轻视钱财。进一步通过“周急乃君子,而况同气交”表达赵德辉不仅在陌生人之间展现君子之风,更在亲朋好友间传递道义的力量。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社会上人们为了微小的利益而争斗不休,与赵德辉的高尚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指出“义风久不作,千载空寥寥”。这不仅是对赵德辉行为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赵德辉行为的传播与效仿的期待,希望他的行为能够激励更多人,同时寄语赵德辉应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众带来福祉,实现长久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赵德辉行为的赞美与社会现象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道义与利益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