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歌风台

歌风廿载登台兴,此日还停北上船。

沛井尚存终自冽,汉碑中断已重镌。

白沙碧草犹春色,落日荒亭几暮烟。

总道当年思猛士,韩良何事学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伦的《登歌风台》诗,通过描绘登临歌风台所见之景,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歌风廿载登台兴,此日还停北上船”,开篇即以“歌风”二字点题,暗示了此处曾是古代英雄豪杰聚会之地,而诗人今日登台,却因某种原因未能继续北上的旅程,似乎在暗喻历史的不可逆和人生的无常。

颔联“沛井尚存终自冽,汉碑中断已重镌”,运用了沛县的井水和汉代的石碑作为意象,沛井的清冽象征着历史的纯净与恒久,而汉碑虽断,却经过修复,寓意历史的记忆虽有残缺,但依然被后人铭记与传承。

颈联“白沙碧草犹春色,落日荒亭几暮烟”,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景象,白沙、碧草、落日、荒亭、暮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画面,春色犹在,却也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

尾联“总道当年思猛士,韩良何事学神仙”,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有人选择追求超凡脱俗的神仙生活,而非坚守英雄本色?这既是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取向的一种探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哲学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63)

周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 字:伯明
  • 号:贞翁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63—1542

相关古诗词

送张都宪敬亭还宣城

解组归来欲避名,翻传舆廪下承明。

兴从泉石诗俱逸,身远尘嚣梦亦清。

叠嶂峰前春树渺,黄金台下曙云平。

谢家兰玉森森起,回首犹馀报主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理寺芍药次韵

系马槐阴午未归,翻阶红药正芳菲。

开帘白日影摇座,绕砌和风香袭衣。

采石载将醪正美,东瓯携得蟹仍肥。

从容退食还赓咏,棘寺门閒讼牒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云次王守溪阁老韵

石磴崔嵬路折旋,崎岖历尽是平田。

高林忽送催诗雨,深涧遥分悟道泉。

僧为知名如旧识,地疑曾到岂前缘。

万竿修竹参天起,欲借琅玕纪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天平山

十年不到天平寺,云白秋清山更奇。

落木声中森万笏,古台高处有穹碑。

鸣钟未入支郎院,下马先瞻范相祠。

祠下云泉流不住,悠悠千古动遐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