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西园

西园昔日多游从,回流屡泛卮酒空。

前亭后亭草茵软,晓景晚景烟岚融。

角巾萧洒竹林际,履綦来往花阴中。

时方偃蕃适四体,不料游宦如孤蓬。

数移五马临大屏,几怅二毛成老翁。

昨去邻封亦甚迩,祇限一水无由通。

锦城此举又远适,流觞雅会何时同。

钱塘山色望不见,稽山况在钱塘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昔日西园常有友人相伴,畅饮频频,杯中酒总是空
前后亭台绿草如茵,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烟雾与山岚交融
头戴角巾,潇洒出尘,在竹林间漫步,足迹踏过花阴
当时正悠闲自在,未曾料想仕途漂泊如孤蓬
多次骑马来到大屏前,感叹自己已近垂暮,成了老翁
昨日离开邻近封地,虽近似咫尺却被一水阻隔
如今前往锦城更远,何时能再共聚流觞雅会呢
遥望钱塘山水,稽山又在钱塘东,美景却不可见

注释

游从:相伴游玩。
屡泛:频繁泛舟。
角巾: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
履綦:鞋底的纹路,这里指足迹。
偃蕃:闲适,放松。
二毛:头发斑白,代指老年。
邻封:相邻的封地。
锦城:成都的别称。
稽山:浙江绍兴的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昔日西园的美好回忆和如今的感慨。首联“西园昔日多游从,回流屡泛卮酒空”回忆起西园往日热闹的聚会,朋友们常在此畅饮欢谈。接下来的两句“前亭后亭草茵软,晓景晚景烟岚融”通过描绘园林景色,展现了西园的宁静与美丽,晨昏之际的烟霞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角巾萧洒竹林际,履綦来往花阴中”则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头戴角巾,漫步竹林,行走在花荫下,显得潇洒自如。然而,“时方偃蕃适四体,不料游宦如孤蓬”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漂泊的无奈,感觉自己就像孤独的蓬草随风飘荡。

“数移五马临大屏,几怅二毛成老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频繁的官职调动让他感到年华易逝,接近老年。“昨去邻封亦甚迩,祇限一水无由通”写出了与友人近在咫尺却因山水阻隔无法相见的遗憾。

最后两句“锦城此举又远适,流觞雅会何时同”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与朋友再次相聚,共享流觞雅集的时光。而“钱塘山色望不见,稽山况在钱塘东”以钱塘江对岸的山色和自己家乡的稽山作结,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53)

蒋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望湖楼

城上危楼势孤峙,楼头尽见湖中水。

水色澄明游者多,古来雅以鉴为比。

家家画舫日斜归,处处菱歌烟际起。

清涟蒙润一都会,碧底涵空三百里。

溥哉利及镇东人,而我常嗟马臻死。

今滋史君多感慨,所以望湖心不已。

频登雉堞追古往,盛集宾朋为宴喜。

楼南极目芙蓉花,万叠红英照千骑。

形式: 古风

棹歌

湖之水兮碧泱泱,环越境兮润吴疆。

蒲蠃所萃兮雁鹜群翔,朝有行舻兮暮有归艎。

茭牧狎至兮渔采相望,溉我田畴兮生我稻粱。

我岁穰熟兮我炼乐康,马侯之功兮其谁敢忘。

莼丝紫兮箭笋黄,取其洁兮荐侯堂。

盏斝具兮箫鼓张,日晻晻兮山苍苍。

侯之来兮云飞扬,隔微波兮潜幽光。

念山可为席兮湖不可荒,惟侯之灵兮与流比长。

万斯年兮福吾乡,乐吾生兮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吴淞江(其三)中秋对月

月晃长江上下同,画桥横截冷光中。

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

佛氏解为银色界,仙家多住玉壶中。

地雄景胜言不尽,但欲追随乘晓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谢李兵部诗

黄菌诞丘园,灵贶贲醴泉。

至和非我召,美化自公宣。

秀色邻三径,幽光被一廛。

时髦秉笔者,为我列群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