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

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

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

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四傍设几案,坐倦时徙倚。

无声九韶奏,有味八珍美。

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

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

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即使夜已深,仍舍不得放下书本起身。
人生各有喜好,我的癖好就是如此。
我只求衣食充足,在家乡过安稳生活。
有三四间茅屋,满屋都是书籍和历史文献。
四周摆放桌椅,累了就倚靠休息。
没有嘈杂的音乐,只有品味美食的乐趣。
在阅读和用餐之间,享受着生活的自在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愿望不仅限于我,还能传给后代。
何时能实现我的心愿,感叹时光飞逝。

注释

挑灯:点着灯。
夜:夜晚。
读书:阅读书籍。
油涸:灯油耗尽。
意未已:心意未满足。
夜既分:夜已深。
舍之:放下。
癖:特别的爱好。
如此:像这样。
衣食足:生活富足。
安稳:平静。
茆屋:茅草屋。
经史:经典和历史书籍。
徙倚:徘徊,休息。
九韶:古代高雅的音乐。
八珍:美味佳肴。
寝饭:睡觉和吃饭。
签帙:书籍。
自适:自我满足。
须死:直到死亡。
毕吾身:度过我的一生。
儿子:后代。
何时遂:何时能实现。
感叹:感慨。
岁月驶: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描绘了作者在寒冷冬夜挑灯苦读的情景。诗中通过“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专注,即使油尽也不愿中断阅读。接着,“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表达了他对这种读书之乐的独特热爱,视其为个人癖好。

诗人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他理想中的生活是衣食无忧,能在宁静的乡村环境中安居,拥有三四间茅屋,满架经史书籍。他在读书之余,还能在书桌旁小憩,享受无声的宁静,如同聆听美妙的音乐。

“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沉浸于书卷中的自得其乐,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足以让他感到满足,甚至希望这份乐趣能延续到下一代。最后,诗人感慨时间飞逝,“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表达了对实现理想生活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冬夜读书的乐趣,展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冬夜读书

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归来稽山下,烂漫恣探讨。

六经万世眼,守此可以老。

多闻竟何用,绮语期一扫。

幽居出户稀,衰病拥炉早。

青灯照黄卷,作意勿草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冬夜读书

莫笑灯檠二尺馀,老来旧学要耘锄。

寒生点滴三更雨,喜动纵横万卷书。

本著儒冠那免此,可因吏牍顿抛渠。

善和旧赐今犹在,剩采芸香辟蠹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冬夜读书甚乐偶作短歌

衰病作书祟,常恨无新功。

兔瓯供茗粥,睡思一洗空。

郊居近城闉,漏鼓传鼕鼕。

缃帙开烂漫,牙签纷叠重。

朱黄参笔墨,照映灯花红。

鲁壁汲冢秘,天遣慰困穷。

衮衣窥藻火,宗庙听笙镛。

端居得至乐,生世岂不逢。

藜羹冷未啜,短褐忘严冬。

拜手谢造物,不须黑头公。

形式: 古风

冬夜醉解残灯荧然起读书至明赋诗十韵

冬夜厌久坐,颇幸一醉眠。

满酌文举尊,径卧子敬毡。

鼻雷未及作,眼电遽瞭然。

孤灯如秋萤,唤我开陈编。

初欲限一卷,随手纷联翩。

欢然不知疲,忽已晨乌迁。

嗟我行六十,衰病迫残年。

仕进今永塞,文章后谁传。

饱食而安寝,此计定自贤。

勿学草玄翁,死为人所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