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石朴斋

海天昏黑海雷吼,破浪鲸鲵秋夜走。

罗岳石摧百尺巅,瀛壖惊睹落星斗。

曩时清诲几过从,略分言情忘年友。

投我木李投我桃,至今尚未报瑶玖。

忽骑箕尾比列星,可是星宫悬已久。

不然德者福之基,应享三万六千寿。

如何人瑞地行仙,仅称六十有六叟。

人语传来半信疑,十分遥望伤八九。

二百里外来讣音,岁辰月戌时在酉。

其日乘鸾上碧霄,何时化鹤归黄耇。

任呼返魄与招魂,一意星回帝左右。

霜寒露冷又风酸,天问无辞空搔首。

楚些哀遍思旧铭,白马素车我敢后。

啼鹃溅血泪星星,献以冥镪祭以酒。

大梦长眠杳九泉,人琴感叹知耶否。

石之火矣电之光,古往今来谁不朽。

生顺死安两无惭,如此羽化何所负。

芙蓉城里是故家,莫说其乡无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此诗《挽石朴斋》由清代诗人章甫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追忆与缅怀。

首句“海天昏黑海雷吼,破浪鲸鲵秋夜走”,以壮阔的海洋景象开篇,暗喻逝者生命的终结与自然界的巨大变迁,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壮美的氛围。接着,“罗岳石摧百尺巅,瀛壖惊睹落星斗”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逝者离世后留下的震撼与哀痛,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

“曩时清诲几过从,略分言情忘年友”回忆了生前与逝者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对逝者智慧与人格的敬仰。接下来,“投我木李投我桃,至今尚未报瑶玖”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双方之间的相互赠答与情感交流,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完全回报对方恩情的遗憾。

“忽骑箕尾比列星,可是星宫悬已久。不然德者福之基,应享三万六千寿”几句,将逝者比作星辰,赞美其品德高尚,并寄希望于其能享受长久的寿命,体现了对逝者美好品质的颂扬与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然而,“如何人瑞地行仙,仅称六十有六叟”揭示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惋惜之情。接下来的“人语传来半信疑,十分遥望伤八九”则反映了亲友间对于逝者离世消息的不确定与深深的悲伤。

“二百里外来讣音,岁辰月戌时在酉”描述了讣告的传来,以及具体的日期时间,进一步强调了对逝者的纪念与哀悼。接下来的“其日乘鸾上碧霄,何时化鹤归黄耇”想象逝者乘鸾升天,化为仙鹤回归长寿之地,寄托了对逝者灵魂得以安宁的希望。

“任呼返魄与招魂,一意星回帝左右”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呼唤与思念,希望其能在天界得到庇护。最后,“霜寒露冷又风酸,天问无辞空搔首”抒发了面对逝者离世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楚些哀遍思旧铭,白马素车我敢后”引用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自己愿意追随逝者脚步的决心。接下来的“啼鹃溅血泪星星,献以冥镪祭以酒”描绘了哀悼仪式的场景,通过啼鹃的啼鸣与泪水,以及冥镪与酒的祭奠,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大梦长眠杳九泉,人琴感叹知耶否”表达了对逝者灵魂安息的期待,以及对逝者生前作品(人琴)的怀念与感慨。最后,“石之火矣电之光,古往今来谁不朽”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指出生命终将消逝,但逝者的精神与作品将永存人间,表达了对逝者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挽歌。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松石照

碌碌名利客,大都为形役。

独无物欲交,悠然情自适。

松阴澈底凉,坐对秋岑碧。

坚守介如贞,终古不转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送春歌仿梁元帝春日诗重字体为蔡希敏归奎海咏别

春花春月闹春嬉,阳春烟景十分奇。

报道故人春去也,春江风便送春宜。

春城廿载瀛洲客,春宵剪烛话心知。

投囊争富吟春句,煮酒频敲春夜棋。

今春忽买归舟紧,得意春归信乐之。

也知此去春台乐,其奈留春系我思。

留春无奈饯春去,鹿岛春澄三月时。

春草曾题江淹赋,春柳曾吟李白诗。

古来多少伤春别,今日春三忍别离。

别春思春春知否,暮云春树不胜悲。

春水盈盈秋水兴,春情宛在水之湄。

春潮有信君须记,重看来春返棹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袖中有东海

蓬莱海上空前后,石壁千寻战浪久。

记得坡公海上游,搜奇踏上蓬莱首。

土人为此弹子砣,圆熟可爱试携取。

笑携数枚海上归,十分海气囊八九。

乃作诗歌遗老人,自矜东海袖中有。

有时舞袖鼓风雷,疑是射鲛奔鲸吼。

有时拂袖散云烟,疑是下獭驱鱼走。

海汐去兮海潮来,去来呼吸坡公手。

坡公海外擅奇文,奇绝无出坡公右。

蓬莱见说变沧桑,袖里茫茫今变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望玉山歌

天苍苍,海茫茫。武峦后,沙连旁。

半空浮白,万岛开张。非冰非水,非雪非霜。

老翁认得真面目,云是玉山发异光。

山上宝光山下照,万丈清高万丈长。

晴云展拓三峰立,一峰独耸镇中央。

须臾变幻千万状,晶莹摩荡异寻常。

四时多隐三冬见,如练如瀑如截肪。

骇目惊人不一足,莫辨璧圆与圭方。

我闻辉山知韫玉,又闻采玉出昆冈。

可求犹是人间宝,争似此山空瞻望。

当时有客痴山凿,自恃雄心豪力强。

岂知愈入愈深处,归于无何有之乡。

嗟乎玉山愿望几曾见,我今何幸愿为偿。

偿来愿望亦造化,多谢山灵不可忘。

山灵归去将谁说,依旧囊纱而篆香。

大璞自然天地秘,未知韫椟何处藏。

且将一片馀光好,袖来宝贵入诗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