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公厉江浙参政分题得扬子江

万里岷峨水,维扬会众流。

云涛倾楚尾,天堑壮吴头。

北固山光近,南泠水品优。

离亭风笛晚,古寺月钟秋。

衮舄承新渥,旌麾镇上游。

疮痍烦抚定,景物肯淹留。

瓜步堪凝眺,芜城动别愁。

江波深更阔,应似庙堂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送冯公厉江浙参政分题得扬子江》描绘了冯公厉即将前往江浙任职,诗人以扬子江为背景,寄寓深情。首联“万里岷峨水,维扬会众流”展现了扬子江汇集万里岷峨之水的雄浑景象,象征着汇聚各方才智。颔联“云涛倾楚尾,天堑壮吴头”运用比喻,形容扬子江如楚地的云涛滚滚,又展示了吴地的壮丽河山。

颈联“北固山光近,南泠水品优”进一步描绘了长江两岸的风光,北固山的光辉与南泠水的清澈相映成趣。尾联“离亭风笛晚,古寺月钟秋”通过晚风中的笛声和秋夜古寺的钟声,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氛围。诗人表达了对冯公励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安抚百姓疾苦,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江波深更阔,应似庙堂忧”以江水的深广比喻朝廷的忧虑,暗示冯公厉此行责任重大,也寄寓了诗人对国家社稷的深深关切。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富有哲理,展现了送别诗的韵味。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清苑张节妇

一线艰危路,伊人亦自贤。

兰芽始拨雪,桂子已参天。

苦节年龄永,衰宗福泽延。

一时华表柱,千古柏舟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徐元庸寒泉庐

孝子终天恨,寒泉未足云。

水浆不入口,鹿豕与同群。

手线今何在,杯棬岂忍闻。

素冠曾有刺,珍重守孤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张掌仪诗

之子宁亲去,桥门忽别离。

一时分祖饯,六馆重威仪。

乡国青山近,宫墙白日移。

功名已在望,菽水未妨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至元三年六月八日史局作休从伯京御史公亮太监伯温秘卿伯循待制暂至城西秘卿待制别去伯京归家予遂偕公亮回憩都水监双清亭监掾平伯钦留饮即席赋五言十八韵

皇都官曹盛,铨衡簿领优。

公庭临紫陌,宾幕对沧洲。

树影移门暗,荷香曲榭幽。

亭台分错绣,车马去如流。

市迥尘声杳,山明霁色浮。

广寒南耸殿,齐政北瞻楼。

心远逾寥廓,身高不自由。

茶瓜延永昼,絺绤借清秋。

翠牖何劳扇,珠帘不下钩。

冰盘丹果沈,石枕碧苔留。

浪迸频跳鲤,萍开缓泛鸥。

画船思荡漾,红粉废歌讴。

竹叶生高兴,甘棠叙旧游。

主人供饮馔,胜景得绸缪。

洗砚惟呼仆,移床屡召驺。

史才惭忝预,诗句费冥搜。

联璧知何在,乘驺计少休。

诘朝重赴局,持此诧同俦。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