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同厉骇谷叶心水买李六爣船夕泛冶坊浜人影隔花水烟易暝不知画波七里又消去几许愁也

送咿哑、兰䒀桂桨,斜阳斟酌桥渡。

曲琼十二珠帘挂,扇影乍回风絮。停复去。

尽荡绿流红,眉眼相侬汝。粉塘夕否。

恰藕叶鸳鸯,桃根姊妹,一色晚烟护。

堤南北,锦缆乱牵芳树。好山迎媚无数。

波摇酒梦凉难定,箫响细能贴住。还醉顾。

霎七里香云,淘尽鸥边雨。水杨低处。

恁三五楼台,疏疏灯点,夜半尚人语。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傍晚泛舟的美丽画卷。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流水、船只、花影、烟雾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送咿哑、兰䒀桂桨”,开篇即以轻柔的桨声引入画面,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引人入胜。接着,“斜阳斟酌桥渡”一句,将夕阳与桥、渡口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温暖而和谐的画面。

“曲琼十二珠帘挂,扇影乍回风絮”,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珠帘比作曲琼,扇影比作风中的柳絮,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的光影交错,以及微风吹过时的轻盈景象。

“停复去。尽荡绿流红,眉眼相侬汝”,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水面上绿波荡漾、红花点缀的美景,同时以“眉眼相侬汝”这一拟人化的表达,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粉塘夕否。恰藕叶鸳鸯,桃根姊妹,一色晚烟护”,进一步描绘了塘中荷花、鸳鸯、桃树等元素,以及晚烟的笼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夜晚氛围。

“堤南北,锦缆乱牵芳树。好山迎媚无数”,通过“锦缆”与“芳树”的对比,以及对“好山”的描绘,展现了水道两旁的美景,以及远处山脉的迷人风光。

“波摇酒梦凉难定,箫响细能贴住”,通过“酒梦”与“箫响”的结合,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凉意与宁静。

“还醉顾。霎七里香云,淘尽鸥边雨”,最后两句以“醉顾”表达词人的陶醉之情,同时通过“七里香云”与“鸥边雨”的描绘,再次强调了夜晚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首词通过对江南水乡傍晚泛舟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四首(其一)

晓窗鹦语,惹一丝魂颤。拢鬓扶花去潜远。

怕水廊露藓,曲曲弯弯,难瞒过,绣屧印痕都遍。

重来人悄悄,梦影生凉,立尽黄昏有谁管。

剩了海棠枝,筛月墙阴,把零叶、也都飘断。

兀门掩、灯残乱蛩啼,似刀尺声声,听来凄怨。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四首(其二)

湘钩袅凤,溜鬓边花朵。粉瓣无声点衣妥。

把残红掬起,碧唾微黏,揉半晌,掷去要人兜里。

相看旋背面,多事佯羞,窥镜频疑翠鬟亸。

徙倚碧窗纱,待诉相思,又斜日、柳梢欲堕。

便临去、搴衣总无言,算两点犀心,不须猜破。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四首(其三)

锦猧梦熟,更香深人悄。拍扇怜伊蝶裙小。

渐肩山酒晕,带汗生红,春倦也,领扣背花松了。

罘罳沉夕照,那处横筝,商略柳边露台好。

伫影水精帘,残了瓜灯,又天上、玉河明到。

奈秋上、鬟丝瘦无多,便风露凉宜,也须眠早。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四首(其四)

小鬟弹户,报灯花阑矣。脉脉良宵酒醒未。

恰琼钩不挂,帐穗如烟,风漾漾,漾得梦边愁起。

愔愔还惜惜,怯怯恹恹,小小娇憨总难记。

只记病凉天,钗凤斜扶,兀梳个、亸肩蝉髻。

算树上、青梅可怜生,作一样辛酸,雨窗滋味。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