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梦忆衡庐紫翠重,结巢须倚玉芙蓉。
天恩未便教投绂,一幅鹅溪更恼公。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的作品《以绢问张子俊求画》,表达了诗人对衡庐美景的怀念以及对朋友张子俊才华的赞赏。首句“梦忆衡庐紫翠重”描绘了梦中衡山的青翠景色,给人以深远而幽静的印象。次句“结巢须倚玉芙蓉”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鸟儿,希望能如依托芙蓉般在艺术上得到张子俊的支持和帮助。
后两句“天恩未便教投绂,一幅鹅溪更恼公”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暗示自己虽然有归隐之意,但因朝廷恩典未至,不得不继续为官。同时,他请求张子俊在画卷上绘出鹅溪之景,这幅画可能会让张子俊感到困扰,但也反映出他对艺术创作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又有对友情的恳切,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微妙感慨。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云净天清紫翠浮,好山消尽越乡愁。
行人如有江南兴,马上题诗入蓟州。
去年侍从谒长陵,此日重来恸倍增。
春柳春花浑似昔,献陵陵树复层层。
君恩追忆不胜哀,老泪乾枯病骨摧。
陵下一来肠一断,馀生知复几回来。
西江南望渺天涯,岁岁清明不在家。
荡日飘风无定著,乱人情思是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