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枪岭

巍巍大枪岭,羊肠盘九曲。

深林野雉雊,短草豺虎伏。

行人疲不进,惨惨对僮仆。

下得仙居涧,始复就平陆。

一株罗浮苍,春深粲如玉。

五年怅不见,乞日开我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枪岭的壮丽景色与复杂地形,以及行人在山中艰难跋涉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险峻,同时也表达了旅人面对艰难旅程时的疲惫与无奈。

首句“巍巍大枪岭,羊肠盘九曲”描绘了大枪岭的高峻与蜿蜒曲折的道路,仿佛羊肠般盘旋于山间,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深林野雉雊,短草豺虎伏”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林中的生机与潜在的危险,雉鸡的鸣叫与隐藏的猛兽,增加了旅途的紧张感和神秘色彩。

“行人疲不进,惨惨对僮仆”则直接描绘了行人的疲惫与内心的苦楚,面对艰难的环境,他们与随行的仆人一同承受着旅途的重负。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旅行者的坚韧与毅力。

“下得仙居涧,始复就平陆”两句,描述了从艰难的山路转而进入较为平坦的区域,仿佛从艰难的旅程中找到了一丝解脱,暗示了前方可能有更好的景象等待着他们。

最后,“一株罗浮苍,春深粲如玉”描绘了一株苍翠的树木在春天里绽放出洁白如玉的花朵,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美感,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五年怅不见,乞日开我目”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丽景象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希望能够早日见到这样的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旅人的坚韧,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滁阳驿

群山绕滁州,城郭带林壑。

岂惟居人稠,遂使游子乐。

苜蓿青满野,羊马盛幽朔。

固知英雄主,四方归大略。

回视清流关,往事殊可薄。

新花寒未开,细雪春犹落。

且持一斗酒,独与故人酌。

形式: 古风

猛虎行

有虎有虎,在彼中野。高步风生,何物敢侮。

以比直臣,独立无与。前称长孺,后载文举。

亦有埋轮,复闻破柱。为时所惮,豺狼气沮。

奈何今人,使我怀古。

形式: 四言诗

李氏三节妇行

赫赫陇西杰,奕叶何光辉。

一门见三子,不同乡里儿。

三妇名家姝,玉貌长蛾眉。

大妇居中堂,夜织流黄机。

中妇具朝餐,泉出江鱼肥。

小妇二十馀,金刀新制衣。

青松与女萝,百岁欣相依。

未及白头日,双凤俄分飞。

入房洗粉黛,岂复施珠玑。

盘龙掩明镜,宾鹤琴中悲。

生既不同室,死则须同归。

鸿雁犹有信,妇道安可暌。

残灯冬夜长,素月光徘徊。

共绩还共语,白玉当不灰。

有子官已高,少壮忽复衰。

丈夫少气节,恒惧白刃威。

女子乃如上,盐山同巍巍。

形式: 古风

述怀

浩荡三十年,如萍寄沧海。

起为太学师,一日扬光彩。

迢收赴中都,送客纷云蔼。

名惭相国知,礼感亲王侍。

徘徊未得去,忽复朱颜改。

诏许江南归,青山草堂在。

放浪黄牛村,犹瞻金马门。

适性讵非乐,扪心空自论。

田翁四五人,共忘乡相尊。

把酒酬殳基,白石今犹存。

天寒落松影,岁久生苔痕。

试求金光草,超然事幽讨。

依稀顾况台,寂莫钱王道。

东门叹黄犬,税驾胡不早。

长歌归去来,吾从鹿门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