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
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的第二解。通过“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与友人长久分离的哀愁。参与商,指的是参星和商星,在天空中此出彼没,不能同时出现,象征着长久的分离。接下来,“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则表达了对当前夜晚的特别感受,似乎这一个夜晚比过去的三年更加漫长,强调了此刻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痛苦。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夜半倚梧桐,明月何历历。
梧子在其上,可见不可摘。
芳草五骅骝,熠熠朝元者。
不分黄金鞭,出入依君马。
自幼能采莲,兰楫荡前渚。
如何莲子心,于今更觉苦。
闻君有瑶琴,来自昆仑域。
虽未听其声,时时白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