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丹徒谈玉笙明经于广陵幕次二首(其一)

天涯等是下场人,已分荒寒寄此身。

君病疏狂我疏懒,一般沦落在风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志同道合之士在风尘中相逢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自我放逐的意味。诗人张廷寿以“天涯等是下场人”开篇,将自己和对方置于广阔而孤独的背景之下,暗示了他们虽身处繁华之地,内心却如同漂泊天涯,寻求着心灵的归宿。接着,“已分荒寒寄此身”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处境——即使身处荒寒之地,也甘愿在此寄身,似乎在表达对现实的妥协与接受。

“君病疏狂我疏懒,一般沦落在风尘。”这两句则直接点明了两人之间的相似之处——都因某种原因(可能是性格、生活态度或是外界环境)而显得疏离或不被理解,最终都沦落于世俗的尘埃之中。这里的“疏狂”与“疏懒”,既是对个人特质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暗示了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难以找到真正契合的归属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场景营造,展现了两位主人公在社会大潮中的孤独与挣扎,以及他们之间那份超越表面的深刻理解和共鸣。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无奈,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性主题,即在追求自我与适应社会之间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

收录诗词(65)

张廷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晤丹徒谈玉笙明经于广陵幕次二首(其二)

说剑论琴两裸虫,萍踪难得此心同。

重阳节后情何限,江上峰青一棹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为月担写白海棠

低亚花枝放未迟,墙阴石畔最宜之。

羞他红烛来相照,素口檀心睡起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何步樵少尹索题看剑引杯图二首(其一)

捧海浇萤意气遒,处囊几个得封侯。

风胡薛烛无人问,谁信寒光出斗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何步樵少尹索题看剑引杯图二首(其二)

得失何须问老军,悠然世事谢纷纭。

中山一醉无荣辱,坐对红颜到夕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