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闇,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卧床之人,对窗外自然景观的感受。"卧病拥塞在峡中"一句,直接设定了诗人处于一种不适与苦恼之中,同时也限定了空间环境是在山峡之间。"潇湘洞庭虚映空"则是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其中“潇湘”指的是潇水和湘江,这两条河流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与湖南地区联系起来,“洞庭”则是洞庭湖,都是湖南的重要地标。这些名词的运用,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广阔而又神秘的自然氛围。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环境的意境。“楚天”指的是湖南及周边地区,这里的“四时雨”和“千里风”,都是对气候特征的描绘,显示出一个多雨且风大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沙上草阁柳新闇,城边野池莲欲红"一句,则是对景物之美的细腻描写。“沙上”、“城边”,都在具体化地标画面,而“草阁柳新闇”和“野池莲欲红”,则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精确捕捉,展示了初夏时节的景象。

最后,“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一句,以水鸟的形象结束全诗。“鸳鹭”指的是一种水鸟,它们站在“洲渚”(水中的沙洲或小岛)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而“挟子翻飞还一丛”,则是对这些水鸟戏水、飞翔的动态描写,既展示了它们活泼的生命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入微地描绘,不仅展现了一个病中之人的感受,更呈现了一幅初夏时节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

虚名但蒙寒温问,泛爱不救沟壑辱。

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

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

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

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

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

黎元愁痛会苏息,夷狄跋扈徒逡巡。

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

他日更仆语不浅,明公论兵气益振。

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

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

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鸟雀苦肥秋粟菽,蛟龙欲蛰寒沙水。

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

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已愧须人扶。

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形式: 古风

瘦马行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誇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料死则已,誓不举家走。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

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