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邗江边的孤舟客亭,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独与外界的动荡。"信宿邗江路"表达了诗人连续两晚在此停留,"孤舟又客亭"则强调了漂泊无定的旅人身份。远处天空中不时闪现的闪电,"远天时有电",暗示着风雨天气或战乱的痕迹;而微弱的月光下,星星依然可见,"微月不藏星",象征着即使在艰难时刻,希望之光犹存。
诗人触景生情,询问当地情况,"问地惊新毁",表达了对战乱后新近破坏的惊讶和关切。他翻阅地图,对照旧日记载,试图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披图按旧经"。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曾在此泊船的经历,想象那时的荒凉景象,"他年曾泊处,磷火满荒汀",以磷火象征战争的遗迹和荒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历史记忆的交织,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沧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