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太学舒博士尧文示同志

北门望瀛关,一苇初莫渡。

儒宫连案几,会合岂非数。

蝉鸣几何时,庭菊下白露。

念当慰佳节,觞酌美无度。

不然坐岁晚,流景急飞兔。

区区人一马,官舍勤早暮。

经时枉见赠,弥月不能赋。

竹斋行茗粥,寂莫当屡赴。

此君安可得,霜雪不改故。

诗如战交地,高处要先据。

牛羹君放饭,轑鼎吾亦饫。

顾惭咏伐檀,无补餐已素。

还家便却埽,况乃无户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太学舒博士尧文示同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太学中的生活情景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北门望瀛关,一苇初莫渡”以北门与瀛关相望,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一苇难以渡过,暗喻实现理想之路的艰难。接着,“儒宫连案几,会合岂非数”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交流与友谊的渴望,认为这些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蝉鸣几何时,庭菊下白露”描绘了秋日景象,蝉鸣、庭菊、白露,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画面,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下来,“念当慰佳节,觞酌美无度”表达了作者在佳节之际,希望能与朋友相聚畅饮的美好愿望。

“不然坐岁晚,流景急飞兔”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担心年华易逝,未能及时与好友相聚。接下来,“区区人一马,官舍勤早暮”描述了作者在忙碌的官舍生活中,仍不忘勤奋努力。

“经时枉见赠,弥月不能赋”表达了对友人赠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因事务繁忙而无法及时回赠的歉意。“竹斋行茗粥,寂莫当屡赴”则是对简朴生活的描写,即使在寂寥之中,也愿意多次前往友人家中相聚。

“此君安可得,霜雪不改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即使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友情也不会改变。“诗如战交地,高处要先据”则以战争比喻创作,强调在诗歌创作中占据高地的重要性。

最后,“牛羹君放饭,轑鼎吾亦饫”描述了与友人的美食共享,体现了深厚的友情。“顾惭咏伐檀,无补餐已素”表达了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即使作品简单朴素,也能满足内心的愉悦。“还家便却埽,况乃无户屦”则是对归家后整理家务的描述,体现了对家庭生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学术、友情、生活等多个方面的感悟与思考,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

唐来木兰寺,遗迹今未灭。

僧钟嘲饭后,语出饥客舌。

今公食方丈,玉茗摅噫噎。

当年卧江湖,不泣逐臣玦。

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

轻尘散罗曲,乱乳发瓯雪。

佳辰杂兰艾,共吊楚累洁。

老谦三昧手,心得非口诀。

谁知此间妙,我欲希超绝。

持誇淮北士,汤饼供朝啜。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题四弟以道横轴画

黄叶满青山,枯蒲静寒水。

凫雁下坡塍,牛羊散墟里。

担穫暮来归,儿迎妇窥篱。

虎头无骨相,田野有馀思。

形式: 古风

桂浆

暑卧午呀呷,蠲烦何所投。

岩桂割辛芳,石蜜滋甘柔。

沃以火鼎沸,閟之冰井幽。

三日出深幂,明琼盎黄流。

冰火离坎类,意比秫麦缪。

辛甘既两适,不湎亦销忧。

中年苦内热,岁愿西风秋。

寒凉犯所畏,发散资尔谋。

时时以觞客,三献不一酬。

缅思湘累语,啜醨终所羞。

北斗酌此浆,违世聊远游。

恐复迷吾往,仆悲道阻脩。

淮南归来些,憭慄令人愁。

百壶无此饯,夙志慕林丘。

宁怀小山感,不为桂枝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舅氏杨通直令阳谷

人言慎县宰,颇似太丘君。

客户有训遣,司官无讼闻。

外家久寂莫,舅氏少辛勤。

一邑何足道,高名谁与群。

西来马特特,冬晚雪纷纷。

公朝道由砥,孤士迹如云。

过门苦地僻,下直迫日曛。

深泥枉穷巷,寒垆对残煴。

感慨说宣子,飘零缀遗文。

麟阁窘铅椠,鱼山失耕芸。

远情等匏系,归梦剧丝棼。

山东接畿甸,阳谷近榆枌。

吏昔猛豺虎,民如窜麖麇。

幸逢宽大时,庶几仁惠薰。

自笑下士策,不殊野人芹。

爱民宜百禄,本茂实当蕡。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