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中秋之夜的画面。"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中的"圆魄"指的是明亮的月亮,这里暗示了月亮如镜般悬挂于清冷的夜空之中,而"皆言四海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月亮似乎成为了连接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桥梁。
接下来的两句"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索和丰富的情感。尽管中秋之夜万籁俱寂,但诗人却能感受到远方可能正经历着狂风暴雨,这种对遥远处境的关切和理解,体现了诗人心怀天下的胸襟。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自然万象的观察,寄寓了作者对于国家、世界以及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每到花时恨道穷,一生光景半成空。
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
巴客青冥过岭尘,雪崖交映一川春。
晴朝采药寻源去,必恐云深见异人。
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
空门说得恒沙劫,应笑终年为一先。